红烧牛尾
清末民初,在北京前门一带,有著名的三家清真饭馆,即“同和轩”、“两益轩”和“同益轩”,号称“清真三大轩”。京城回族中的知名人士,每逢应酬,必到“三大轩”设宴请客。其中尤以同和轩和两益轩以各自特色,成为京派清真菜系中的代表
同益轩
同益轩,于1925年开业。聘请清真烹饪大师褚连祥的高徒高义等名厨主灶,,包办酒席、“教席”(伊斯兰教)业务,承办各种宴席,清蒸燕菜、红烧鱼翅、两吃鱼、烹大虾,是他们的绝活菜品。穆斯林的重大礼仪活动,都愿意在这里举办。但现如今已经逐渐没落,在浩瀚的网络中找不到一张店铺相片,令人唏嘘。
两益轩
l912年,牛街回族厨师杨玉山、王德海在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合资创办。开办伊始,以“三元店”旅客包饭为主,于1918年改成饭庄。除供应清真“鸳鸯卷果”、“焦炒烙炸”、“万年青烧鱼翅”菜肴外,还将南方回民风味菜“煨牛肉”、“红烧鸡”、“东坡羊肉”等移植过来。各种菜肴做工精细,别具特色,又经济实惠,致使银行界、新闻界、梨园界等知名人士成为常客,从而声名大振。...年初,两益轩停业。
1987年4月在牛街北口广安门内大街路南恢复了两益轩老字号。除保持两益轩原有风味.两益轩原是一套四合院,五间门脸,坐南朝北,穿过斜屏风隔挡的过道,是一个满搭罩棚的后院,摆上七八张桌子,可承接百八十流水包桌;东侧房子是单间雅座;西房是制作间和存放“条和”的地方。伙计有五六十人,遇上达官显贵们办红白喜事,还可同时出去几套“外会”,登门做菜。(这家饭店开业于民国七、八年间。创办人是南城牛街的杨瑞亭和王永寿两位同回教厨师,)请当时“京话日报”主笔,彭翼仲先生给起的“字号”。彭先生说:“你们这儿‘堂’字够不上,比‘馆’字又高点,取个‘轩’字靠谱。生意上讲究卖主受益,买主不吃亏,就叫‘两益轩’吧。”接着他们又请著名书法家冯恕,题写了金字黑底匾额,挂在门面正中。
“两益轩”的出名,最重要的是它有位“教席”上的“首厨”——褚连祥。褚连祥祖传清真厨行,十几岁就在北洋府内的回教厨掌灶。当时府内的马俊超、杨开甲等文武要员,都是他灶上的主客。他掌灶时不仅用火考究,选料严谨,而且勤于动脑,敢“出”教格。像“醋(焦)(火+念)肉片”,“煨牛肉”,“扒白”,“烩全样”等名菜,都是他汲取大教精华,制作出来的。为了去掉清真菜中的“膻”味,他用一只3斤以上母鸡,5斤瘦牛肉,一起炖煮之后,捞去肉渣,母鸡上席。做出的一锅名曰“弟汤”的佐料,既除膻味,又使其色味升格。他的这一革新创造,为清真菜系的品类增加与食客范围的扩大,立下汗马之功。
“两益轩”信奉“应时小卖、随意便酌”之宗旨,凡是来的食客,它都保证“要什么配什么,吃什么做什么”。厨师也都具有“下席问短”之习惯。这些难能可贵的做法,使“两益轩”的买卖越做越活,生意愈发红火。那时北京梨园界的李万春、李少春、马连良、谭富英、程砚秋等人与“两益轩”交往甚深,并备有他们的菜单;老北京的回民家中如有红白喜事,也都愿意在此办理。
同和轩
同和轩饭庄
“同和轩”是由牛街回民马氏三兄弟马万福、马万清、马万林创办的。马万福原在牛街回民厨师杨玉山、王德海开设的“两益轩”饭馆掌灶,练就一手炒菜的好手艺。同时,学到了“两益轩”的经营手段。“两益轩”开办之始,只是在一家客店内租房,专做住店客人和店铺店员的“包伙”。由于制作精细,薄利多销,品种多样,生意很快就兴隆起来,不久即在客店对面建起饭庄,经营中低档炒菜,渐而扩大店堂,增设雅座,添加高档菜肴,成为闻名九城的大饭庄。“同和轩”马氏三兄弟,凑足资金,也在“两益轩”相邻处,开设了饭庄。他们与“两益轩”各有特色,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两益轩”引进南方烹调手艺,改革京菜风味,创出京都大菜。“同和轩”则在京派本邦菜上下功夫,不断创出新品种。北京烤鸭是北京特有的名吃,但清真饭庄很少经营。“同和轩”在严格按着伊斯兰教教规的戒律下,请清真寺掌教宰鸭子,增添了清真北京烤鸭,受到回族群众欢迎。其他如“全羊席”、涮羊肉等一些北味特色菜,也精工细作,质量上乘,很快赢得信誉,在清真菜馆中,独树一帜。马氏三兄弟为了自己用料,还学“东来顺”的经营之道,在牛街南口处开设了酱园,开辟了菜园。到30年代,“同和轩”已经很兴旺发达了。但随着时局变迁,“同和轩”几度起落,最后不得不歇业。直到1985年又在前门外商业区大栅栏西口,建起“同和轩”新店。新店恢复后,开始请回了老厨师马奎,恢复挖掘出老“同和轩”的一些特色菜。马师傅亲授带出了一批徒弟,在保持传统中,又应时引进南北清真菜的特色,增添了新品种。 根据需要又迁址到回族聚居地牛街,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除包办宴席,精制南北清真大菜300余种外,也增添了北京风味小吃,在“三大轩”中发展最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