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北京正文

“寒食十三绝”之奶油炸糕-老北京小吃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奶油炸糕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人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50-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人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碱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用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此种炸糕外焦酥,里软嫩,易消化。

 

Tips

什么叫:寒食节 


  清明节,中国传统的寒食节刚刚过去,老北京人传统的“寒食十三绝”——即十三样寒食节凉食中,驴打滚、糖火烧、豌豆黄、焦圈等还流行于街头巷尾,唯独硬面饽饽已濒临绝迹。 

传统的“寒食”又称“换火节”,说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开春后要灭火清理了,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只能吃凉食了。这其中,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凉食就是“寒食十三绝”。如今,驴打滚、糖火烧、豌豆黄、焦圈、芝麻酱烧饼都是街头巷尾的常见之物,独筋道香甜的“硬面饽饽”已失了踪迹,濒临灭绝。寒食节配着凉食吃的老北京“四大茶”——油茶、面茶、杏仁茶、茶汤。

硬面饽饽是过去特定环境下“大人的零食儿”,“过去人夜里打牌,饿了,从走街串巷的小贩处买来硬面饽饽,一边打着牌一边嘴里叼着。”老舍的《正红旗下》就有硬面饽饽的情节。但又甜又硬又干的硬面饽饽,未必符合现在大众的口味,何况制作工艺又复杂麻烦,因此逐渐失传。

“寒食十三绝”包括哪些

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 、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