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兹简介、历史及节庆日
伯利兹简介
面积:22,966平方公里(约台湾的三分之二)
货币:贝里斯币(Belize Doller),1USD:2 BZD
首都:贝尔墨邦(Belmopan)
官方语言:英文,中美洲唯一英语国家
必游城市:科罗扎尔(Corozal)、萨尔特内加村(Sarteneja),橘道镇(Orange Walk),蓝湾(Blue Creek),贝里斯市(Belice city)和圣贝德罗镇(San Pedro)
伯利兹西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部和南部与危地马拉接壤。伯利兹东临洪都拉斯湾,与洪都拉斯共和国隔湾相望,两国最近距离只有75千米。伯利兹旧称英属洪都拉斯,1981年脱离英国独立,而伯利兹的名字来自该国的河流伯利兹河及最大的城市伯利兹市,该市是伯利兹的原首都。目前新首都为贝尔墨邦。伯利兹经济在传统上以林业为主,特别是糖、柑桔类水果、可可、稻米、烟草等。渔业也颇为重要。1989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中止与伯利兹外交关系。 32.2万人(2008),混血种人和克里奥尔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4%和25%,其次还有印第安人、玛雅人、印度人、华人和白人。居民中49.6%信奉天主教,29%信奉基督教新教,另有少数伊斯兰教徒。官方语言为英语,近半数以上居民通用西班牙语或克里奥尔语。 面积22963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东北部。北和西北邻墨西哥,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接壤,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22公里。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地形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地形以玛雅山脉为主体,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其支脉科克斯科姆山的维多利亚峰海拔1121.97米,是全国最高峰。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有伯利兹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属热带雨林气候。离岸外24公里的海面上有世界第二大堡礁与海岸平行。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6-10月常受飓风侵袭。森林面积占领土的90%富红木、苏木、染料木等珍贵林木。西北地区有石油矿藏。
伯利兹历史
原始居民是玛雅人,曾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为了从洋苏木中提炼染料,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从事伐木活动。1638年,苏格兰海盗P.华莱士等人来此建立据点。此后,英国和西班牙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长期的争夺。1786年,英国取得对该地的实际管辖权。1821年危地马拉独立时,宣布继承西班牙对该地的主权。1859年危地马拉承认英国对该地的主权,但以修建一条从危地马拉通至大西洋岸边的公路为交换条件。1862年,英国正式宣布伯利兹为其殖民地,并定名为英属洪都拉斯。1940年,危地马拉以英国未践约为由,宣布1859年条约无效,并在1945年宪法中将伯利兹划入自己的版图。后来两国多次谈判都无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伯利兹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伯利兹(16张)1964年英国被迫同意伯利兹实行“内部自治”。1973年6月改名伯利兹。 公元250年左右,玛雅人主要居住在伯里兹、南墨西哥、危地马拉。玛雅文化体现了当时最高的文明水平,令人惊奇的是在欧洲还处在黑暗时期的时候,玛雅居民已经可以描绘出太空的样子,演变出了美洲本土的文字书写系统,而且已经掌握了数学。大约在公元前300年,玛雅人采用了等级制度,由国王和贵族来制定相关法规,公元200―900年间,这个民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玛雅人信仰太阳神、月神、蛇神、风神、雨神、地神和农神,尤以崇拜玉米神为最。他们用占卜勾通人与神的联系。玛雅人祭神的规模很大,祭品除牲畜、飞禽、瓜果外还一度盛行人祭。玛雅人是当时美洲大陆最正统的居民,玛雅人发展了天文、历法系统、象形文字、当时的建筑水平相当高,包括金字塔、宫殿、天文台等都没有使用铁制工具建造的。
伯利兹节庆
1月1 元旦 3月9 伯利兹布利斯男爵日 (Baron Bliss Day)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