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湖北正文

容美赠佛-恩施容美土司城

  


容美土司献佛图

 
 明朝天启元年,施州境内发生一件较有影响的大事,容美土司田楚产向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赠奉观音与韦驮佛像各一尊。由于明清两代府、州、县志没有记载,我们从恩施市文管所保存的观音佛像考据中,得出这一事件的大体眉目。

恩施市文管所保存一件明代观音佛像,背部与臀部镌有铭文,虽因时间久远,漫漶不清,但仍可辩识背部铭文:“明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左臀部铭文:“容美宣抚使司宣抚使信官田楚产施铜一千斤,于四川保宁府南部县观音矶文昌祠铸造观音大士、韦驮一尊。田玄(田楚产子,后继任父职),和尚官元。右臀部铭文:“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唐符一,指挥同知石美中……李一凤……等。

以上铭文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情景:明万历末年,容美(今鹤峰)土司田楚产施铜一千斤,在四川保宁府(今南充市)南部县观音矶文昌祠铸造观音与韦驮(佛教中护法天神)各一尊,经嘉陵江、长江水运,再经川湖盐道陆运,于天启元年(公元 1621年)抵达施州卫(今恩施市),赠送给明王朝在鄂西“蛮夷地区的政权机构———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唐符一率一班官员及社会名流李一凤等人,举行了盛大的迎佛仪式,并将当时情况刻记在铜佛上,昭示后人不忘。

通过对容美赠佛这一事件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明代末期鄂西社会形态的了解:明政权与土司政权的政治关系是融洽的;经贸关系与文化联系以四川为主,恩施明以前隶属四川,明初才划归湖广,但因历史的渊源与水陆运输的便利,其经贸与文化纽带仍在四川,不然不会到远隔千里之遥的南部县铸造佛像;明代,恩施土家族地区的佛教已经盛行,这从田楚产赠佛及容美和尚官员参加了赠佛仪式可以得到证实。

这里有必要对田楚产赠送的观音佛像作一介绍,佛像重 370公斤,分三截铸成,底部为须弥(佛教圣山)座,由楼阁与海水组成;中部为莲花,四层复叠而成;上部为观世音坐像,盘膝趺坐,男相,身披缨络,头戴宝冠,面庭丰满慈祥,伸手作说法相。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恩施市文物管理所。曾有专家鉴定该佛像为佛教密宗派大日如来佛,并非佛教禅宗派观世音,这为研究明代恩施地区佛教流派增加了玄妙的内容 .

   容美土司城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东10余公里处的平山寨上,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现有大堂、二堂、阅兵台、跑马场、花园、土牢等遗存。城西悬崖上有一山洞,是土司田舜年藏书之地。洞侧的炮台、碑记至今清晰可见。洞内花台、鱼池尚存。 容美土司遗址的内容很丰富,但又比较分散,有屏山爵府遗址、细柳城、万人洞、情田洞、九峰读书台等遗迹,尤以屏山爵府最为主要。 屏山爵府遗址,俗称万全洞,位于平山悬崖峭壁之上,前临百丈深渊。洞高约20米,宽24米,深31米。容美土司因其险要,取名万全洞。洞内原建有石门、寨墙、炮台。左有“就月轩”、右有“爱日亭”,正中建有“大士阁”、“魏博楼”,为田舜年之居所。清文士顾采曾游此洞。现洞内残存有部分墙基、炮台和摩岩题刻,山顶立有一龟碑,记叙了土司营建平山及万全洞的经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末代土司王田明如,为清廷改土归流所逼,自缢在万全洞,从此结束了容美土司制度四百多年的历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