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后,整个怒江大峡谷流域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区,这就意味着猎人这一古老的职业逐渐从怒江消失,从中国消失。
优秀的猎人拥有充沛的体能、顽强的意志和绝对过硬的野外生存能力,凭借不到5公斤的装备,就可在丛林里生活半个月。
好的猎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土狗、胸大、腰细、身子短。这样的狗体力好,身体灵活,可以一口气跑几座山,猎物一旦被它们发现几乎难以逃脱。
单独狩猎时,毒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多大的动物也只需射上一箭,在猎物死亡之前是不能靠近的,而是等它毒性发作……
沿着云南西北部的高黎贡山一路北上,怒江大峡谷——世界上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 东方 大峡谷就展现在眼前。这条峡谷里生活着各种飞禽走兽,其中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孟加拉虎、灰腹角雉、热羚、 红岩 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金狗)、齿蟾等。而那森森的莽林还养育了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10年以前,这里的每一个男人都是猎人,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得最基本的生存资源。
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猎人作为最古老的职业之一,现已退出历史舞台。2000年后,整个怒江大峡谷流域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区,这就意味着猎人这一古老的职业逐渐从怒江消失,从中国消失,这套在怒江流域保存完好的职业体系也将成为传说,而这正是我们此次深入峡谷采访的原因之一。
怒江地区的民间故事,如《白兔和老虎》、《狗熊的眼睛》、《乌鸦和青蛙》、《弩弓的传说》等,几乎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一些少数民族更是认为自己的起源与这些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狩猎一直是当地的生产活动。
据当地县志记载:“狩猎是怒江少数民族原始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每个家庭公社都有固定的猎场。他们视野兽和土地一样,都是公共财产,界限十分严格,狩猎时是不能越界的。狩猎的季节,主要是降雪的冬、春两季。”狩猎是怒江各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依附于农业存在,但很少有职业猎人。
在福贡县的怒族村知子罗,这个曾经的碧江县城的主街下面,就住着一位年近七旬的职业猎人黄金斗。自从“放下屠刀”、“金盆洗手”之后,他开始种植黄连,不过后山上的1000亩黄连还要等上几年才能收获,这可不是简单的工作,其间要施肥、除草、育苗……少一个环节都不行。
黄金斗属于傈僳族聚居地的白族,就随父母一起到了知子罗。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虽然从来没有问过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但是他记得,知子罗的土地可以长出最好的“云土”(云南大烟),而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父辈几乎都吸大烟,家里也种着大片的烟土。
在大雾弥漫的山脉上,黄金斗凭着白族与生俱来的勤劳和精明,学会了傈僳族的彪悍和随性。门前那张牙舞爪的鹰爪和兽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老人曾经的辉煌,他的弓弩就挂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偏房里的火塘上熏着腊肉,他笑声爽朗,脸上的老年斑并未掩盖他那健壮的体魄。
黄金斗16岁那年失去了父亲,在那一年,他第一次拿起弓弩,向当地的傈僳族、怒族同胞学习狩猎,从那以后,他做了55年的猎人。黄金斗熟悉知子罗周围的每一个山口,熟知各种动物的习性。说到打猎,他那70岁的眼里立即放射出30岁的坚定:“我记得第一次打到的是一只麂子,那时候连弓弩都拉不起来,要用脚踩着才勉强拉上弦。”从那以后,他便喜欢上了打猎,对一个少年来说,这是无比刺激的事情。
从此以后,黄金斗不再是知子罗街头的顽童,他渐渐成为一个捕猎能手,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总是和猎人们泡在一起,学会了所有的捕猎技能。在20岁那年,他花了40元钱买了第一支枪,这是一支最老式的火枪,如果没有经验,根本无法操控它,后来又换成了猎枪、半自动步枪。
在公社集体所有制时期,黄金斗成为了怒江少有的职业猎人,但他的捕猎活动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将捕获的猎物交给集体,或者交给研究机构,以此获取工分。“现在一个麝香基本和黄金等价,200多元一克,我获取的麝香有多少公斤,现在价值上百万,但那时候全都交给集体了,自己只得点工分。”黄金斗说,由于麝香的药用价值高,价格也不错,现在山上已经很难见到獐子了。
1977年,黄金斗已经成为怒江流域最有名的猎手,来自昆明的动物研究机构看上了他的本事,请他帮助猎取标本。如今老人很自豪:“现在昆明动物研究所里还有我打的标本。”他说,在5年时间里,他打到30多头熊,其中4只是活捉的,两只野猪,羚羊、岩羊等其他动物更是数不胜数。“有一年他们开着一辆解放牌卡车过来,才把东西(猎物)勉强拉完。”
2000年后,他交出了自己的猎枪,烧掉了挂满门框的兽头,不再上山打猎。
打猎的人必须胆大心细,熟悉各种技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镇定,不然很容易丢命。他们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在野外生存。
远在百公里之外,丙中洛的阿江就颇有这方面的天赋,年仅25岁的他是当地最能远足的人之一,他同样在火塘边挂上兽头,展示自己不容小觑的能力,两张弓弩是他最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如今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他有了新职业——野外向导,因为进怒江大峡谷探险的人最需要那些熟悉地形,野外生存能力极强的向导,当他们遇到危险时,这样的人是能让他们脱离危险的最好保障。阿江和所有优秀的猎人一样,拥有充沛的体能、顽强的意志和绝对过硬的野外生存能力。
徒步爱好者一般都把硕大的登山包装得满满当当,重可达20公斤,但在丛林里举步维艰。而阿江从不这样,他出门就只带一张塑料布、两个打火机、一把砍刀、一把电筒、一张弓弩、一双军胶鞋、一块压缩饼干,还有那一黑一黄两只猎狗,以及他在作向导时别人送给他的一只睡袋——所有的东西不会超过5公斤。就这样,他在丛林里生活半个月也毫无问题。
“第一天有一点困难,后面几天就好了。”阿江说,出去第一天要先选好一个点,然后砍树枝搭一个棚子,烧一堆火就可以过夜了。这时候塑料布的功能相当于帐篷,晚上如果有飞鼠的话,可以打几只充饥,如果没有,就吃点压缩饼干。
一般情况下,到第二天日子就好过了,总会有大小猎物进账,阿江会把打到的猎物放在火上烤着吃,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分给猎狗,然后继续往林子深处走。
在这片降雨量极大的森林里,塑料布比任何东西都管用,塑料布可以是雨衣,就算是瓢泼大雨也没事。不过大家伙们一般都躲在林子的最深处,野牛成群结队地外出喝水,盘羊总是守着野草丰美的地盘不愿离开,当然还有黑漆漆的熊,猎人不能被它们先发现,而必须先看到它们。
“现在大型动物都不让打了,能打的多数是些小动物。”独自狩猎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阿江会把猎物放在火上熏烤制成肉干,然后带回。尤其兽头必须带回家。“兽头是不能乱扔的,扔了以后就打不到猎物了。”阿江说,兽头对于猎人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不能乱扔,还要放在家中好好保存起来,每次狩猎前都要进行祭拜。
不过,虽然阿江不再依靠狩猎维持生计,但他作为野外向导的新工作还是让他时时重返他所熟悉的那些高山、密林。
在过去千年里,猎狗一直是怒江原住民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因为它们知道怎么帮助主人获取猎物。
当然,一只好的猎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土狗、胸大、腰细、身子短(60厘米左右最好)。这样的狗体力好,身体灵活,可以一口气跑几座山,猎物一旦被它们发现几乎难以逃脱。
黄金斗说:“没有好猎狗的猎人肯定不是好猎人。一个猎人能守住两个山口算是不错的了,但是我可以守住6个山口。作为猎人,猎狗比儿子、老婆都重要。谁要是打我的猎狗,还不如直接来打我好了。”黄金斗说,猎狗吃得比自己好,打到猎物后,第一口食物一般都是喂给猎狗的,但不能把肺、肝和小肠给它们,迷信的说法是,猎狗吃了这些东西就不再去找猎物了。
打猎主要依靠猎狗,先放狗上山,它们会自己去寻找猎物,找到之后,它们会把猎物赶向主人,然后叫着提醒主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猎狗都会以主人所在的地方为中心,从四周搜寻猎物。“培养一只好的猎狗不容易,首先要选好种,然后把狗带上山,让大狗带着小狗去适应打猎。”黄金斗没有把训狗演绎得多么曲折,在他看来,只要按照这个过程,再给它们吃带有新鲜血液的生肉,就可以激发它们的斗志了。
黄金斗一直遵守着这些信条,从来没有逾越,所以他可以守住6个山口,无论是多凶猛的猎物也逃不过这些猎狗的眼睛。“这座山上最凶的就是熊了,但是猎狗不会怕,它们遇到自己无法制服的熊就一直跟着,也不主动上去咬,而是使劲叫主人。要是熊扑过来,它们就跑,熊一走它们又跟上。”黄金斗养过太多的猎狗,它们都能征善战,最后两只猎狗陪伴了黄金斗20多年,直到老人放下猎枪,猎狗才慢慢老死。
其实在怒江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区前几个月,黄金斗就已经放下了猎枪。因为在那一年里,他的大儿子和心爱的猎狗相继离世。老人的大儿子当时在林场开车,下车方便时掉下了悬崖;同样在那片伐木场附近,黄金斗最心爱的两只猎狗也坠下悬崖。那天猎狗发现一只盘羊在岩头上吃草,但有一道山崖,黄金斗过不去,猎狗就直接扑上去了,没想到那只盘羊奋起反抗,连续两下就把两只猎狗都顶下了悬崖。
黄金斗当时开枪打死了那只盘羊,等他绕路下山找到两只狗坠落的地方,才看到猎狗的身体已经被盘羊角深深地刺穿了,鲜血把石滩染红了好大一片。
随着公路的修通,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多数怒江人和阿江一样,不再靠狩猎为生,狩猎最多只是一种习惯。2000年,怒江和独龙江被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就连习惯也变得不一样了。
据《贡山县志》记载,千百年来怒江的原住民一直遵循着狩猎的习惯,而狩猎主要以集体狩猎为主,野猪、野牛、熊、山驴、马鹿、麂子、岩羊、羚羊、獐子、狐狸、猴子、虎、豹等都是猎物,主要靠猎狗追赶,猎人围堵,用大弓弩射,或者用铁头毒箭射。
阿江现在不能上山打猎了,最多就是到林子里下扣,半个月左右上山收扣子。他每次到山上会下几十个扣子,但每次也就收获几只飞鼠,多半是自己吃,收得多了才卖掉一点。但以前的7月份,他都会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德钦采草乌。
草乌是制造毒箭必不可少的毒剂。“在丙中洛没有,我走了3天到德钦那边去采来的。”阿江把采来的草乌放在孩子和牲畜都无法触及的地方。在武侠小说里,这种开着紫色花朵的毒草一直被封为“八大毒药”之一,而这就是当地猎人们都必须要用的箭毒。
阿江会把这些草乌头晾干,然后用菜叶包裹几天,使乌头内的毒液变软。“用两块大石头压住草乌,石头上挖一个槽,毒油就会顺着槽流出来。”阿江把这些毒液均匀地涂抹在10多厘米长的竹箭头上待用。阿江说,制作好的毒箭,放半年都没问题。
野牛皮制成的箭套里,一般都要放两个竹筒,将一种黑色的箭和一种白色的箭分开放置,猎人们肯定不会把黑箭和白箭搞混,因为这样的错误是致命的,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夺走你的性命,就像比人类强壮数倍的黑熊一样倒毙在深山里。
“无论多大的动物也只需射上一箭!”黄金斗曾经用毒箭射死过很多黑熊。“射这种凶猛的动物不能失手,射中之后要马上离开,让猎狗跟着它,待毒性在它身上发作。”但黑熊中毒后非常狂躁,它可以把一大片树林弄得乱七八糟;野牛也如此,总之在猎物死亡之前是不能靠近它的。单独狩猎时,毒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有猎人因为毒箭而丧命。“因为仰射时要用口水粘住竹箭,有人就拿错箭放到嘴里粘口水,结果中毒死了。”
但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狩猎成了非法行为,集体狩猎的形式几乎消失。“过去我们打到猎物都是全村人分,只有兽首和一只后腿是自己的。”黄金斗说,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除了偷猎者外,没有人敢去违反国家法律。
虽然不再打猎,但黄金斗依然会像过去那样,在每个新年到来前准备上好的头酒和大公鸡,面对门上的兽头举行祭祀、祈祷。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