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一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浪漫水城,浩渺烟波之外,漫天碧海之间,高塔钟楼、红墙橙瓦的房子、白色的教堂……世界上也没有哪座城市能比这里拥有更多的本土画家。
米兰· 昆德拉曾经说过:“人生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到达终点,那样生命便只剩下了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目光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威尼斯,一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浪漫水城,正是非常适合把“目光和心灵都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遭遇之中”的美丽地方。浩渺烟波之外,漫天碧海之间,高塔钟楼、红墙橙瓦的房子、白色的教堂……一幢幢圆顶建筑矗立在水中,如海市蜃楼,梦幻般地翻开了一页页精美画册。它的柔美身姿使千万游客倾倒,也使得海明威和拜伦等无数艺术家纷沓而至,荡涤心灵。威尼斯也是文化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世界上没有哪座城市能比这里拥有更多的本土画家,如贝里尼、吉奥乔尼、提香、提埃波罗和瓜第等。
这个已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相传在公元453年,为了躲避匈奴人的抢掠,当地的农民和渔民逃到了亚得里亚海的这片潟湖沼泽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将威尼斯建在100多座小岛上,由上百万的桩子支撑着,400多座桥连在一起,创造了世界上唯一完全建在水上的城市。据说,为了建成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部被砍光。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建筑的奇迹。拜伦曾经这样形容这座城市的诞生,“她的身姿从碧波中升起,好似被巫师的魔杖击起。”经过1500多年的努力,威尼斯人将满是滩涂和蚊子的湿地小岛,变成了全世界游客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这是当年逃难而来,只为求一个安身之地的老一代威尼斯人所始料不及的。有史料显示,那些强悍的匈奴人其实就是被汉武帝时期的大将霍去病赶出漠北的那批匈奴人后裔。也就是这些汉武帝曾经的手下败将,导致了欧洲人历史上的大举向东迁涉,以及衍生了后来显赫一时的威尼斯。正是匈奴人使遥远的威尼斯与远隔千里之外的我们有了一丝说不出的渊源。
无名教堂之美
里亚托桥下的露天餐厅十分热闹,几十桌座无虚席。听着大运河的水声和桨声,享受下午茶自然别有情调。在威尼斯的400多座桥中,以这座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它又名叫商业桥,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横跨在大运河上。里亚托桥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又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大桥因不堪重负而折断。从1580到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独孔石桥。十分别致的是,桥的顶部建有一个亭阁,两侧是20多家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从F1 的车模到裘皮大衣,应有尽有,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已经达到300年之久。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描写当年的盛况。
威尼斯的教堂之多,建筑之美享誉世界。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始建于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圣马可广场(Piazza di San Marco)码头上,人群已隐没在阴影中,只有一对双双飞行的鸟在碧空的映衬下,翩翩而来。近处柱子的长着翅膀的狮子和远处的教堂尖顶在余辉中闪耀,人、历史和自然在这一刻真正达到了和谐相处。
这里又被称为小广场,上面竖立着两座高大的圆柱,圆柱为红花岗岩装饰,西侧的柱顶上装饰的是拜占庭时期的保护神狄奥多尔的塑像,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青铜狮子塑像,它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相传飞狮原来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圣马可的坐骑。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他死后葬于威尼斯。后来,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将圣马可作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狄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飞狮,左前爪扶着福音书。至今,圣马可大教堂仍然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威尼斯的荣耀、富足,以及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广场的南、北、西三面被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建筑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称为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威尼斯的许多建筑外墙砖和屋顶瓦均为棕,加上这里特有的浪漫气息,被欧洲人亲昵地称为“地中海的新娘”。
除了因埋葬耶稣门徒马可的干尸而著名的圣马可教堂和大运河边上的因纪念黑死病结束而建造的圣母安康教堂,威尼斯还有许多客无法记住名字的小教堂。这些小教堂不但是威尼斯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威尼斯音乐的一部分。17世纪,威尼斯音乐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意大利最著名的一首小提琴曲《四季》的作者安东尼奥· 卢奇奥· 维瓦尔第就是一名威尼斯的神父兼作曲家。当时教堂里培养出来的唱诗班小提琴手都非常优秀。每次威尼斯狂欢节过后的9个月都会迎来一股婴儿潮,鉴于父母需要隐瞒身份的原因,这些婴儿很多都被送往了教堂收养。教堂精心培养这些孩子的音乐天赋作为唱诗班成员,很多孩子也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当时非常优秀的演奏者。由于这个原因,一些富有的家庭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有较高的音乐成就,竟也将他们“投进”了教堂的收养箱。一时间,教堂收养孩子的名额很快超员,迫于生活所累,教会在收养箱上面写了一行字,“若是谁出于不诚实的心把孩子交与教会,并增加教会负担的,必受诅咒。”
卡-多洛金屋(Galleria G. Franchetti alla Ca' d'Oro) 是威尼斯哥特式最杰出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三层楼的美术馆中收藏有提香的珍品。雷佐尼可宫(Ca' Rezzonico)则曾经是诗人布朗宁去逝前的住所。
在威尼斯行走,无意间就会遇到一个小教堂,这些教堂是威尼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洗涤灵魂,寻找救赎,或者哪怕仅仅为了在喧闹声中享受片刻的宁静。来到这里,仿佛是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喝杯茶、打个盹,然后在现实与印象之中,寻找一种记忆。很泰然、很古老。时光像静止了似的,安宁极了。
无名民宅之美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水上之都威尼斯,拥有“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圣马可广场;拥有享誉世界的圣马可教堂;拥有让无数人梦想情定一生的叹息桥;拥有巨大奢华的总督府;拥有上演过无数佳作的凤凰歌剧院;拥有《威尼斯商人》中记述过的里亚托桥……而威尼斯拥有的,还远远不仅如此。
事实上,更有味道的威尼斯,正隐藏在那些无名的建筑之中。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除了赫赫有名的建筑外,还有大大小小120多座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除此之外,威尼斯民居的建筑也充满了艺术感,一砖一瓦都是美丽的笔触。高高的拱门是受拜占庭的启发而建,尖拱则是哥特式风格,土耳其带来的拜占庭风格混合了北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被后人称作为“威尼斯哥特式”。14~15世纪是威尼斯的全盛时期,这里成为意大利史上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也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之一。从美洲来的咖啡、非洲来的珍禽异兽、亚洲来的茶叶和瓷器,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料,都从这里进入欧洲。重要的贸易地位使威尼斯成为多元化文化的综合体,所以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等多种艺术样式除了在圣马可教堂得以集中体现,在威尼斯的民居建筑中也都随处可见。
那些著名地标建筑背后的无名民间建筑,是被来去匆匆的游客所忽略的只属于威尼斯人的细节。主岛上的每一条街、每一座桥,不是由一个或几个建筑师在图纸上的精心设计,而是世世代代威尼斯人的智慧结晶。在水的光影中,再有方向感的人也会迷路。因为,这里的小巷实在太相似了,左弯右转,还是没头没尾。当你迷失在这些小巷中,与你擦肩而过是那些经历了岁月和海风打磨过的甚至有些破旧的民宅。在那些斑驳残垣的背后,饱含着曾经海上霸主的光荣与梦想。用手心触摸那些掉漆的大门,或是历经岁月沧桑而露出红砖的老墙,抑或街道两边一条条墨绿色的水浸痕迹,都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想去对那些被时光带走的老故事一探究竟。
无名细节之美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像威尼斯一样拥有这么多不同风格的窗户。走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中,不妨放松心情,抬头好好看看头顶上的窗户。这些窗户,或是拱圆形的巴洛克风格,窗前摆放着娇艳的小花和绿色的小松柏;或是古罗马风格廊柱形的窗户,窗前栽种着白色的喇叭花。那些拥有太多细节的窗户,也许根本无法说出它们的建筑风格,它们有尖有圆,有单独有并排,有廊柱分隔抑或没有。那些五花八门的窗户,足以让那些学建筑的年轻人惊叹,因为这座城原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建筑图鉴,并将伟大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融入到了寻常的民居之中。
威尼斯人喜欢在自家窗前栽种鲜艳欲滴的小花和绿油油的植物,阳光透过生机勃勃的绿叶让人感到一种无名的感动。木质的窗门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斑驳陆离,窗棂的雕刻或许也已经脱落,然而窗前温馨娇美的小花小草,却让人有种幸福向上的感召力,让观者不禁联想到居住在那些斑驳房间里那一个个热爱生活的心。
虽然大多数民宅已经掉漆或是褪色,不仅让人感觉些许哀伤,但在那些建筑的细节中,却不难发现威尼斯人曾经执着的浪漫和发自内心的骄傲。房屋的大门、窗棂、走廊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寓意着幸福的四叶草镂空图案最为瞩目。即使房屋背面的入口,一楼停泊贡多拉的小码头,小院的侧门,也装饰得极为奢华,头像浮雕、图腾石刻,绝对拒绝平庸。在小巷的入口,或许你会为一个个无法看透看懂的石雕图腾而着迷,历史的空间似乎仍旧陈列于现代之中。图腾代表着一种权力地位,而如今的人们已经无法从图腾中去解说权力和地位的故事了。在小广场的边上,或许你会发现一堵被漆得鲜艳如血的墙面上,钉着几个文艺范儿的铁花防盗网。防盗网上满是灰尘,窗台上又放着一两盆美丽的小花,生活真实得又如此浪漫。走着走着你很有可能会在无意中发现,那座带着满身尘埃,古老得好像朱丽叶故居的楼房,竟是一个现代化的银行。文艺复兴风格的红砖橱窗里,陈列的竟是最新款式的运动鞋。古老的文艺气息与现代的商业气息碰撞着耐人寻味的火花,让人有种穿越时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