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北部见证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文化遗产的土地
历史上有意大利这般跌宕起伏的历史的国家不多。这块见证了罗马帝国实力和文艺复兴时期美轮美奂文化遗产的土地,珍藏着大量能给人带来感官愉悦的事物。它们的美丽千百年来一如既往的鲜明,这说法甚至频繁到有些老生常谈了。
亚得里亚海的姊妹岩
在今年新成立的意大利国家旅游局(ENIT)、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的统一推动和支持下,从罗马往北,记者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和马尔凯大区进行采访,时值意大利北部地震引发了人们对当地世界遗产安全的担忧。当地的文艺复兴城市乌尔比诺、费拉拉以及波河三角洲曾经是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十五、十六世纪时吸引了大批文艺复兴的才子巨匠,并且是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理想城市”的典范。此一规划标志着现代化都市设计的诞生,并影响了其后城市建筑的发展。所幸,地震没有对当地的旅游设施造成任何影响,一切都完好开放,没有任何限制。
英法文中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源出意文Rinascito,原意为再生,实际上,文艺复兴、哥特式、中世纪、黑暗时代这几个词都是在当时由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来的,它们也互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新的历史观,即认为古典是光明的,中世纪夹在古典与当代之间,是黑暗的,哥特式是野蛮的,而它们的当代是古典的重光与再生,也就是文艺复兴,它代表着与中世纪有别的新时代——近代。当南部意大利慢慢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时候,北部却背道而驰,博洛尼亚、摩德纳、佛罗伦萨等更大城邦的勃勃生机推动了时代的进程促成了文艺复兴。
乌尔比诺的修道院
当然,那些在意大利北部土地上立足生根的蛮族,无论他是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伦巴第人,也无论他是由西还是由东进入意大利,多种差异甚大的文化传统在意大利土地上的交流互补,共栖并存虽然令人眼花缭乱,却为意大利的中世纪文化带来别人难以企及的特色。
现在来上述这些地方游历,那些热诚的圣地朝圣者或寻求珍宝奇迹者的幻想已经被旅游者、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的兴趣所代替,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但丁的话:罗马城墙的石头值得我们尊敬,而建成这个古城的土地比人们所说的更有价值。
乌尔比诺的教堂前的雕塑
参考书目:《意大利文化史》、《意大利之魅》等
■ 宗教与科学
人体解剖室
作为博洛尼亚大学的旧址,阿尔基金纳西奥宫如今则是大学博物馆。这里有如剧场的人体解剖室,医学院的学生在此公开人体解剖,神甫们则在旁边密切注视,一旦解剖过程中出现了神灵无法接受的情况,就会出来阻止。不过由于中世纪尸体很难取得,所以解剖更多地是使用模型。解剖台上方的天花板由两个嵌在木头里的没有皮肤的人体模型支撑,周围还有个手拿鼻子的雕像,证明这里还接受过整容手术。
虽然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但受教会控制更严,积习太重,反而不如佛罗伦萨的新派学习班得风气之先,在政治、经济、文化各界皆有精英。
■ 家庭关系
“圣母和圣婴”模式
意大利是天主教国家,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多年的导游李岩告诉我们,意大利家庭关系里最稳定的关系在于母子之间。自从正门外系上一条蓝色缎带以表示一个男性的出生那一刻起(女孩粉色),儿子就成了娇生惯养的关注重心。Mammismo,意大利语,意思是成年人过于依赖母亲的保护,在意大利生活里是常态。作家达恰-马拉伊尼说,“男人结婚时是把这个母亲换成了另一个母亲”,据说在意大利,三十多岁的单身男人和母亲住在一起的事屡见不鲜,母子关系之强如同圣母和圣婴的模式,妈妈的心肝宝贝这就是典型的意大利式关系。
“漂浮”的博洛尼亚。
■ 建筑细节
摩德纳大教堂正面装饰着哥特式玫瑰花窗。从11世纪到12世纪,意大利的中世纪文化进入罗马式风格阶段,13世纪则是其哥特式阶段。罗马式和哥特式中两个词原是指教堂建筑风格而言,意大利人认为罗马式风格已代表它的中世纪建筑的高峰,而对哥特式确实没有很深的感情。意大利的哥特式色彩只表现在尖拱和肋拱的应用和某些细部图案上。
拜伦说,这个大区所有的城市都是丘比特神庙,没有别的王国的二流市镇的那种土气。不过长久以来这个大区被人们仅仅当成是威尼托大区和托斯卡纳大区的垫脚石,名不见经传,但事实上这里却是意大利被埋没的乐土之一。
博洛尼亚
回到文艺复兴之初
激情燃烧的红城
看过意大利北部其他城市后,大区首府博洛尼亚给人的首要印象这是座有文化、有生活又蛮时尚的老牌都会——拥有“著名的红场巴儿狗市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以驼色大衣成就国际时装界一线地位的MaxMara。满城巴其拉红砖建筑(用当地红土烧制而成)的中世纪景观,文艺复兴时期显赫家族的塔楼和13世纪开始建造的拱廊,客观上令这座红城有了激情燃烧的氛围。这个用想象力的方法砌成的城市,总长度40公里的拱廊环绕其间,在建造之初木质廊柱被限高最低2.6米,以便马车顺利通过。
地势略微有起伏的大区首府博洛尼亚其实建于丘陵之上,不过这些丘陵只浮出海平面25-50厘米,因此河道水渠遍布城市中心,让人联想到它东北方向的水城威尼斯,所不同的是,博洛尼亚的脚下是固定的土壤。在1240年建成的马乔列广场和相邻的海神广场前,十字大道向西直指南部的海滨度假胜地里米尼,向东则通往北部伦巴第平原上的时尚之城米兰,大道划出了1506年以后,这个教皇统治区里继罗马之后位列第二的博洛尼亚的城市格局。更早以前,第一次对这片土地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是罗马人,这片土地也是意大利和高卢之间的必经之路。
吸引文艺复兴才子巨匠
1566年建成的青铜海神喷泉是由来自比利时的Giambologna雕塑而成,当时他是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请来为该城建造雕塑的,Giambologna却因花了18个月在博洛尼亚立起了如此精致、宏大的雕塑而开罪于美第奇家族,直接后果是他在佛罗伦萨市政建设项目竞标中败落。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另一位建筑师用名贵的大理石材料为佛罗伦萨完成了同一主题雕塑创作,却被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评为,真是浪费了这块大理石。
Giambologna离开博洛尼亚去佛罗伦萨竞标前只创作了海神部分,他站在从海中升起的贝壳上,一只手试图阻挡前方巨浪的翻涌,高达3米的海神下方是博洛尼亚人按照图纸自己完成的——代表风的四小天使和代表海洋形成前旧有大陆的四人鱼,跪姿人鱼的乳头能向外喷射水柱。据说当年教皇的使者就住在海神喷泉几米之隔由城墙改成的宫殿里,一推开窗户就能俯瞰到强壮的海神和丰盈的人鱼,顿觉淫秽,要求把海神的生殖器用树叶盖住,终因城市民众不同意而作罢。
教堂,城市的广告牌
城市对文化的影响,最大的、带实质性的变化就是教堂的建造已不由教会主持,虽然教会人士仍参与其事,教堂诸项法事仍由神职人员经办,但工程的贵宾者则是城市政府,建造资金则由城市大行会募捐。这样一来,城市新建的大教堂就被全体市民当做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
博洛尼亚最大的教堂是圣彼得尼欧教堂,1561年开工时的计划比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还要大,施工了169年后,教皇皮乌斯四世忽然中断了这项工程。所以这座哥特大教堂似乎还在施工中,用跟大理石一样白的印刷布蒙着门脸,绕到后面能看到建了一半的教堂半圆形后殿凸显出来,十分古怪。倾全城人力财力而建成的教堂,就像城市政府的大厦那样,虽仍有其宗教作用,在市民眼重却主要看重其代表城市共和国的正式实力与经济发达的意义,尽管它被教会不厌其烦地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实质上却不啻是城市威信的象征和财力的广告牌。
但圣彼得尼欧教堂至今没有建完。
拉文纳圣维托教堂。
波河三角洲是波河流入亚得里亚海的入口处,这里的环境很独特,经常有雾气笼罩大片的松树和沼泽地,非常寂静。在成为西罗马帝国首都的公元402年之前,拉文纳一直是个不怎么受重视的小城市,帝国皇帝之所以选择拉文纳是因为城东是亚得里亚海,城西有充满瘴气的沼泽地环绕着,沼泽地可以保护这个镇免受野蛮侵略者的进攻。不过70年后拉文纳还是成了东哥特奥多里克王国的首都,之后又成了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三个王朝的首都给拉文纳留下了宏大壮观的历史遗产,八座建筑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名人轶事
拜伦与拉文纳
英国诗人拜伦勋爵1820年在拉文纳住过,他眼里的拉文纳“本身所保存的旧意大利习俗比意大利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多——游客、军队较少从它这里过——所以他们保留了较多原来的特点。他们起劲地做爱——也搞点儿刺杀”。
为了获得向圭乔利伯爵夫人求爱的便利,拜伦付给了伯爵一笔可观的房租。也许他想起了自己刚到意大利时发表的评论:一个女人以她自己的丈夫和一个情人为限,按礼法她就是贞洁的。雪莱1821年来拜访拜伦时,记载了这豪宅里不同寻常的布置,除仆人外还包括十匹马、八条巨犬、三只猴、五只猫、一头母牛……所有这些除了马都在屋里随意走动,房子里回荡着它们无人劝解的吵架,仿佛它们是这里的主人……
拉文纳 将但丁永远留住
早期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这么密集的遗产骑自行车游览最方便,我们参观了坐落在一起的圣维托教堂、加拉-普拉西迪亚陵墓(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斯妹妹的陵墓,用《好牧人》镶嵌画装饰,有石棺3口)。现在的拉文纳没有靠海,但古代的拉文纳是亚得里亚海的重要海港,是建立在海岸的潟湖上的,因此教堂和陵墓的内部比外面的地面下沉了两三米,而且还在继续下沉,景象奇特。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拜占庭文化在拉文纳一度曾达到很高的水平,六世纪便已建立的圣维托教堂是一座中心大厅呈八角形、结构奇巧的教堂,它以八个大拱承接圆顶,拱外侧厅又筑成上下两层凹厅楼廊,虚实相间,光影变幻,拱壁与祭台的墙面和屋顶装点极其华丽、珠光宝气般的镶嵌画,描绘了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和妻子,表情端庄传神的狄奥多拉皇后,这个出身社会底层甚至当过妓女的女人曾阻止皇帝在暴乱中逃跑,以坚毅终结暴动;以坚定允许妇女堕胎;但也并不仁慈,私人地牢里消失了不少和她政见不同的人。
圣维托教堂把外表朴实、内部绚丽的基督教艺术原则发挥到极致,尽管西方教会对拜占庭文化存有门户之见,对这个教堂的成就却极表佩服。查理曼(8世纪消灭伦巴第王国的法兰克王)营建帝国首都时,便把圣维托教堂作为他的宫廷礼拜堂(一说陵墓)的样板,由此也可想见它在意大利和欧洲各地影响的深远。
爱是“全宇宙的结”
令拉文纳引以自豪的是素白、小巧、精致的但丁墓。1302年,佛罗伦萨将但丁驱逐,他就在拉文纳度过他生命中最后的19年,《神曲》大部分是在这里撰写的。当时,佛罗伦萨城内兴起白党和黑党之争,黑党听命于教皇,而但丁最反对教皇干涉城市政治生活,但丁即被终身流放,若进入佛罗伦萨即判死刑。
放逐,或者是使被放逐者困顿以终,或者是使他身上所有的最伟大的东西得到发展。当但丁收到召回信息时说“我的国家是全世界”,“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在佛罗伦萨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面前屈身辱节,我便不能思索宝贵的真理吗?况且我并不缺少面包吃。”
文艺复兴时期除了对有名人物出生地的崇拜外,还有对于墓地的崇拜。佛罗伦萨为但丁、薄伽丘等修筑了壮丽的坟墓,尽管薄伽丘极其严厉地敦促佛罗伦萨人向拉文纳提出归还但丁遗骨的请求,但丁仍然在拉文纳安静地长眠在圣芳济教堂旁。据说,有次有个人从教堂祭台取走了烛灯,并放在但丁墓说:“收下吧!你比他,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更值得接受它们!”而这个人并没有受到惩罚。但丁的时期还没有人文主义一词,但丁的人性的光芒已充满了他的作品。在但丁看来,爱是生活的最高本质,人与人关系最神圣的核心,在《神曲》最后一段诗句中,谈到诗人已洞悉那“全宇宙的结”时,但丁写道:“我看到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
■ 周边城市
摩德纳,发动机和帕瓦罗蒂的故乡
每年举行“帕瓦罗蒂与朋友们”演唱会的TeatroComonale歌剧院是摩德纳当地最大的歌剧院,这里常年上演各种歌剧和演出。帕瓦罗蒂去世后,摩德纳市长宣布将这座剧院改名为帕瓦罗蒂剧院。
意大利著名跑车“二王一后”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都发轫于摩德纳四周的工厂区。兰博基尼拥有25个安装站的组装车间可以通过预定参观,每辆跑车由50个工人分3天安装完毕,兰博基尼一天只生产8台车,全部车辆都是有订单的。
法拉利展览中心展出的30辆历史车款都是向私人车主借的,因为之前所有的车都卖出去了,竟没有留下一辆样车。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法拉利不是在卖数量,是在卖梦想,3000个员工的实体并不大,但影响力巨大。法拉利每年会生产7000辆,到目前为止总共卖给中国700辆车。
费里尼以外的里米尼
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出生地。低垂的天空、黑白色的对比、还有涛声不断的大海,费里尼在《流浪汉》里回忆的里米尼是个封闭的世界,是让人无从逃离的天涯海角,一个卡夫卡笔下的黏人的世界。在费里尼那里,我们能找到一切,又能找到一切的反面。大海和城市是费里尼的影像总是围绕的两个地方,庆幸的是城市依然被大海环抱,如同里米尼。诗性现实主义之外的里米尼是意大利著名的中下阶层的海滨度假地,也是个古老的罗马小镇。有罗马时代的台比留桥,圆形露天剧场,还有罗马时期外科医生手术室的考古现场,我们发现热水管道装置是罗马人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里米尼瞩目的纪念性建筑马拉泰斯迪安诺祠,本是教堂,15世纪的时候这里存放了里米尼的统治者马拉泰斯塔家族的一个恶棍西吉斯蒙多-马拉泰斯塔心爱的情妇的一块墓碑。关于15世纪的暴君专制,一般地说就是在最小的国家里最常发生最大的罪恶。在这些国家里,庞大家族的每个人都想过一种适合他们身份的生活,因此关于继承的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西吉斯蒙多后来被也非善类的教皇打入地牢,并被控告了一连串的罪行,包括强奸、谋杀、乱伦以及他对人民的残酷迫害……这座建筑虽然出自当时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建筑师之手,却因资金短缺没有最终完工……我们后来得知马拉泰斯塔Malatesta,在意大利语里是脑袋坏掉了的意思。
努玛纳的灯塔遗迹。
■ 周边
海水包围的
Sirolo和Nnumana
科内罗山自然公园从波多诺伏、Sirolo到Nnumana东南扩展出50多平方公里。我们住在科内罗山海拔550米的一个海角的顶端,这是一个建于 12世纪的罗马式的Camaldolite修道院,酒店保留了它的外部结构。从酒店可以望到略显平静的亚得里亚海和更远处平缓的山丘。有步道可以到科内罗山的一处观景台,向导左手向前,右手平伸,代表着穿过这片海域能到达北方的威尼斯,东面的斯洛文尼亚。绿色的Sirolo、努玛纳小镇和海岸下面的清澈海水融为一体。在努玛纳的古老灯塔下的港口可以出海,领略没有受损的亚德里亚海岸线的一部分,感受光线、海水、天色的随性变幻,映衬着一处叫姊妹岩的景观干净洗练,情深意重。
马切拉塔和利玛窦
这是一个有着14世纪城墙的山城,市内公共汽车开到斜坡上巨大的建筑物脚下,一条地下通道通向电梯,乘电梯可以抵达旧城的主要街道。出身于当地名门利奇家族的利玛窦在中国的影响力显然超过在他的故乡马切拉塔,在北京车公庄有利玛窦之墓,墓碑上书“耶稣会士利公之墓”,而他在家乡的故居却毫不起眼,不过现在两国都很重视利玛窦的杰出贡献。为纪念他逝世400周年,意大利在马切拉塔市图书馆也为其设立了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