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 尼亚加拉瀑布 了。头两次来尼亚加拉瀑布,因为只有 美国 签证,结果只看到鹊桥的一头,很多人都跟我说:看 伊瓜苏 ,阿根廷那边更好;尼亚加拉呢, 加拿大 那边更好看。你在这边看已经感觉美得超乎想象了,可是他们还说那边比这边更好看,不是成心气人?这回终于同时拿了美国、加拿大的有效签证,可以让气我的人闭嘴了。
从多伦多动身,骑摩托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瀑布城。怕喧哗,特意在瀑布城外围挑了个小型青年旅馆住。维多利亚风格的民宅,红褐色的砖墙和周围金黄的树叶相得益彰。听旅馆主人介绍,房子原先也是尼亚加拉瀑布第一所诊所,是19世纪一个英国医生出资修建的。难怪,公共起居室里的书架上有一套很旧的医学百科全书和很多医学书。
上次来尼亚加拉瀑布,是8月,正是旅游旺季,从州际公路靠近瀑布城的出口下来时,一大排收费口每个都排着长龙,那情景在美国极为少见,让我想起国内黄金周的著名景点汹涌的人潮。这次我终于赶上了深秋的好时候。旅馆里客人很少,我住的四人间就我一个客人。
入住的时候,天色已晚,又下着小雨,所以没有着急开始游览,只是消消停停地洗完澡,在小巧雅洁、设备齐全的厨房做了简单的晚饭,吃完,上上网,然后早早上床,读了几页书,听着窗外隐隐的雨声入睡。
一觉醒来,撩开窗帘,天已放晴。吃过早饭,去看瀑布。
旅馆在尼亚加拉河边,离瀑布只有一公里多的路,一出旅馆就能听到空中弥漫着瀑布发出的殷雷般的钝声。天蓝得不得了。我顺着河边悬崖上的路磨磨蹭蹭地走,路上几乎没有别的行人,经过的汽车也很稀少。路的一边是深深的河谷,谷底碧绿的河水缓缓流淌,河面漂着一蓬蓬瀑布冲出的白沫;另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民宅和提供早餐的家庭旅馆(B&B),芳草如茵、花团锦簇,一个赛一个的好看。河谷的另一边是美国纽约州的瀑布城。
多伦多的朋友说,我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很冷,也许都下雪了,树叶也许都掉光了。今年秋天长,秋色也长。我走走停停,左顾右盼,一栋房子一栋房子、一棵树一棵树地看,心情笃定:我知道世界上最棒的瀑布离我只有1公里远,我有一天的时间跟它周旋,我既不着急赶路,又有很中意的旅馆,如果我高兴,还可以再住一两天。
落叶也像我一样悠闲,在微风中伶伶俐俐地飘摇、回转、无声降落。
以前在巴塔哥尼亚和别的地方,我看过火山一样艳丽的红叶,但是像尼亚加拉瀑布这样五彩缤纷的秋叶,还没怎么看过。它们色彩浓重,热烈奔放,仿佛在宣示它们的决心:它们扎扎实实准备了一年,今天一定要尽力绽放。
大概有的民居是度假房,季节一过,就人去楼空了,门前一时也没人洒扫,金灿灿的黄叶落了一地,匀匀的、厚厚的,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简直像是在说尼亚加拉的事。
一路看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瀑布边。瀑布依然让我心动,特别是当我凑到离瀑布群里最大的那座马蹄瀑只有几米远的地方,俯瞰石板上飞速流动、翡翠一样晶莹透明的巨大水体越过悬崖顶端,顷刻间雪崩一般白茫茫一片、摧枯拉朽地猛扑下去,我依然心惊。那种力量的爆发,那罕能匹敌的气势,看多少遍也还是会让我心旌摇荡。
但是,为什么说加拿大这边更好呢?答案在那个瞭望塔。
两次在美国那边看瀑布的时候,遥望河这边的景物,早就对这个鹤立鸡群的制高点垂涎欲滴了。塔上有个旋转餐厅,一个小时转一圈,我上去转了两圈,细嚼慢咽地吃了顿简餐:凯撒沙拉,蛤蜊浓汤。我吃得满意极了。谁都会吃得满意的,如果你坐在100多米高的座位上,俯视两国,头上艳阳高挂,脚下秋色连波,大湖烟波浩淼,瀑布飞花溅玉。
攻略:
行:离瀑布最近的大城市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和美国的布法罗市,行车约1小时。稍远一点,也可以以美国的纽约市、底特律市或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为基地,驾车约四五个小时。
住宿:瀑布所处的尼亚加拉瀑布城(两个,美国、加拿大各一个)旅馆密集,档次齐全,经济型酒店标间约六七十美元一天。旅游旺季(7~9月)宜提前预定。
门票:瀑布本身不收门票。观光塔门票12加元(1加元约合6.3元人民币),旋转餐厅顾客免门票。
签证:要从美加两边观看瀑布,应提前准备两国的签证。观光时,可选择在美国或加拿大一边住宿,然后步行或驾车往返,十分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