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福建正文

在武夷忘记匆忙与疲惫 回归最原始的自己


观一座山,读一段文化;赏一湾水,忆一页历史。

从古至今,文化总是在群山中逐渐诞生,历史总是在溪水边开始谱写。现代在生活的匆忙与疲惫,会经常在闲暇的时候推着我们回归最原始真实的自己。




岩洞遗迹读闽越

武夷山险而不高,可以尽享登山之乐而无登山之累,端坐竹筏之上漂于九曲之间,峰回路转,恍如人间仙境。黄岗山顶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最高峰,号称“华东大陆屋脊”。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的意境。

闽越族文化遗存是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了武夷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 以及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先民丧葬遗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织品实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现今国内发现年代最久远的悬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悬棺之谜也是世界未解之谜之一,让我们去武夷山一探究竟,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谜题。




听经悟道品名茶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仙人居处游憩之地,道教潜隐默修之士,都喜欢遁居幽静山林之中。武夷山桃源洞地处武夷山六曲畔内,穷极幽深,仿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源洞因此而得名。此处的桃源道观便是道教文化的著名聚集地,道观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武夷山仙灵之说吸引了大批高士来此隐居修炼。会稽女冠孔氏、庄氏、叶氏(后人称三皇元君)结伴来武夷修炼,后皆结茅于桃源洞,并开发成一方避世隐居的乐土,这个地方桃树成林。

如今,以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四大名枞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据史籍记载:汉代开始,武夷茶就有入贡的记录,唐代更是名气大增,唐玄宗派遣登仕郎颜行之到此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武夷茶就此因势而上,得以向四方传播。在宋代,武夷茶是作为建安茶的一部分,入贡朝廷。到了元代以后,贡茶的制造地就正式移到了武夷山的九曲溪畔。从凤凰山到九曲溪,武夷茶既经历了宋元两代458年的贡茶岁月,又催生出不少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其间奥秘至今仍然吸引着无数人,让我们一起去品尝这传奇的武夷茶。

(蓝凯 文/图)

旅游备忘录

武夷山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南方航空公司将于8月3日开通深圳到武夷山的直线航班,每周的周二、周五、周日都会有航班往返于深圳和武夷山之间。直线航班令通往武夷山的交通更加便捷,一个半小时的短暂飞行让憧憬武夷山风光的朋友感觉近在咫尺。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