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指南针旅行健康正文

高温时节出行谨防感冒中暑

进入5月以后,广西各地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旅游旺季随之而来。如何预防中暑和感冒,成为在高温天气出行的市民不得不关注的话题。近日,记者采访多位医生,来看看他们的建议。

实例:冷热交替后感冒了

5月5日,南宁市民杨女士一家老小去游览区内一个岩洞。一路坐车赶到景区时,一家几口已是汗流浃背,所以初进入岩洞时,他们都倍感凉爽。他们游览完毕,走出洞口时是下午3时多,洞外气温仍然很高。当晚,杨女士的母亲出现严重感冒症状,头晕乏力。

“冷热交替频繁,温差大,最容易引起感冒。”接诊的一名急诊科医生分析说,杨女士的妈妈年纪较大,身体机能衰退,所以在冷热急速交替时更易引发感冒。如果他们进岩洞时能加点衣服,应该就能避免生病了。

高温天气外出旅行,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记者采访了解到,其中最重要的是预防中暑。

广西民族医院急诊科邹昂儒医生表示,在高温天气中,如果人体散热速度不及产热速度时,体内就会聚集热量,导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这就是中暑。他建议,市民在外出时,要做足防晒工作,带上伞具、帽子等,可随身携带饮用水或自制的降暑凉茶,如罗汉果、金银花等熬煮后,装瓶携带。

预防:穿浅色衣喝淡盐水

广西瑞康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欧阳国林则建议,在高温天里,市民应尽量减少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期间外出,除了注意防晒外,还要尽可能穿浅色衣服,衣料以棉、麻、丝质为佳,因为它们比较透气、容易吸汗,能帮助人体快速散热。

欧阳国林说:“夏季预防中暑,一定要多喝水,而且喝含电解质的水(如淡盐水)对人体更好。”一些在户外活动量比较大的游客,除了喝淡盐水补充盐分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糖分。他建议游客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富含水分的果蔬,如西瓜、西红柿等。“在外出旅行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预防中暑。此外,游客可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丸等”。

处理:冷水擦身涂清凉油

如果在出游过程中不小心中暑,应当如何处理?欧阳国林说,轻度的中暑会出现头昏眼花、耳鸣、口渴、体温升高、脸色苍白、皮肤湿冷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游客,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寻找阴凉、透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和裤带等,扇风降温,让身体快速散热;还可以用冷水敷额头,擦拭腋窝、腹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在太阳穴上涂清凉油,或服用十滴水或人丹丸、淡盐水等。

如果是重度中暑的游客,体温可能超过40摄氏度,会导致意识散失,陷入昏迷。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同行者应当尽快联系医院,把患者交给医生处理。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