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村恐怕已经太著名了,这是我临行前的担忧。我怕瞧见成群结队的游客,扛着长枪大炮的摄影师比鸟还多。作为鲍勃·迪伦的信徒,我其实想停 留在20世纪60年代,只是方圆一公里的地界,却涌动着令人惊叹的精神力量。格林威治村也叫“西村”,上个世纪末起,艺术家、激进分子、反叛者管它叫 “家”。这里集中了 美国 各种激进思想和文艺潮流,称得上反主流文化的大本营。“那里有我喜爱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他们或在此居留,或曾匆匆路过。他们 的精神引领着方向,为我开辟了道路,也定义了格林威治村。”这是迪伦那时的女友 苏西 说的。
平静之下暗藏玄机
纽约 的秋天很美,所以我在9月底启程来到了美国东海岸。在这个温度适宜的季节,我不必担心自己在格林威治村的某条街上抖得像树叶,如同当年的迪 伦,多冷的天儿都不穿秋裤。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天儿去,穿一件自我感觉很符合氛围的“反饥饿”T恤,为配合当年迪伦乱糟糟的范儿,我特意弄乱了头发,从曼 哈顿 的唐人街一路步行去往格林威治村。
这真是段奇异的路程,起初觉得自己走在北京城乡结合部油渍麻花的街头,各种中文字的大招牌, 中国 餐厅地道不地道的菜香味儿飘得到处都是。那是一 种中国式凌乱,带点亲切,又邋遢。我想着,走着,跨过一条街,瞬间,一切都窗明几净,色彩鲜明,有精致的咖啡馆,时装店,很多地方挂着意大利三色旗。我隐 约记得这是传说中的“小意大利”。穿过小意大利,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地标,“乌托邦”的大本营——格林威治村。
眼前的一切让我兴奋,虽然一切都很平静。但是这里曾经出现过的那些人,马克·吐温、惠特曼、鲍勃·迪伦、艾伦·金斯伯格、凯鲁亚克、列侬、伍 迪·艾伦……直至谭盾、陈丹青、艾未未、李安,让人感觉到曾经的风起云涌,藏都藏不住。就像一个骁勇几十年的武林高手,即便卸甲归田,眼神里依然有藏不住 的凌厉和不羁。
摸寻出的惊喜
我沿着并不宽阔的街道慢慢走。路边有很多装饰品店,咖啡馆,乐器店……来来往往的人,一切都是如此理所应当。街区两边是显得有些整齐的 公寓楼,楼的窗户外面,通常有可以攀爬的防火梯,《老友记》中的一干人等,经常动不动沿着防火梯从窗户里爬进屋里。走着走着,越来越感觉到了不同,城区只 是城区,但有人可以让它鲜活。我看到瘦高的男人,穿着露脚踝的裤子,补丁西装,头上戴着薄荷绿的耳机,有时忍不住会想到,这或者是个著名的画家,或者是个 伟大的乐手,说不定可能是个作家……这种联想确确实实让人激动万分。
来到了著名的布里克大街,这是曾经的俱乐部一条街,摇滚史上最重要的演出场地“Wha?”咖啡馆、CBGB就在这条街上。但实际上,白 天它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从街面上无从感觉到夜晚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有酒吧始终是隐匿的,半地下,只露出一点窗户,即使在晚上,也很难辨认,它们像小群体 的聚集点,得“圈里人”才知晓。也许是为了应景,布里克大街上铺陈着一些乐器店和唱片店。我去了临街一家唱片店,这里有热爱音乐的人常提到的黑胶,招牌上 的名字很直白:BLEEKER STREET RECORDS(布里克大街音像店)。虽然不大的门脸,走进去却是广阔天地,楼上楼下,每层得有200平米。一层店面的墙面、柜台上分门别类码放着各种音 像制品,整齐有序。天花板上,一半贴满海报,有点像小时候家里用报纸糊的顶棚,一半吊挂了各种尺寸各种颜色的唱片。二楼卖二手黑胶唱片和海报,于我而言, 很有吸引力。这里的黑胶从0.99美元到49.99美元不等,我一气挑了6张,每张上面的名字都炙手可热,吉米·亨德里克斯、艾拉·费兹特罗……所有的黑 胶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那种怀旧的质感和气息令人爱不释手。吉米的黑胶,只有0.99美元,物超所值的程度几乎让人热泪盈眶。我想将这种狂喜与收银的店员分 享,那位典型的纽约范儿哥们儿,带着固有的文化优越感,置若罔闻,礼貌地履行自己收银的职责,隐约透出一股子“这有什么啊”的不屑。
自由源于脚踏实地
转出来,颇有些心满意足,想想背包里的黑胶唱片,觉得也算向早年混这里的精神领袖们致敬一把。紧挨着唱片店是一家卖蛋糕的,飘着好闻的 苦咖啡味儿;不远的街区里有运动场地,几个孩子打着篮球。旁边一所小学的校门外,是坐等着接孩子的几个家长。那情景,跟电影里一模一样。无论如何反叛,我 们终将逃不开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也乐意看到,是这种看似慵常的气息下,滋生出反叛的星火,并使之燎原、壮大,保守僵化的体系终被摧毁。
人家说,这里其实是美国的“巴黎左岸”。现在的格林威治村经历了80年代的租金飞涨,穷困的艺术家不得不搬走,只有混得好的才有能力留 下来。只是幸好,它依然引人入胜。爵士和摇滚仍然不可或缺。每到夜晚,这里充斥着上百支地下乐队的激情。也许在午夜12点的街头,我们能与鲍勃·迪伦、金 斯伯格们不期而遇,一起去酒吧看演出,聊聊天,在乱糟糟的灯光下,咂摸一下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刘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