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南极科考人魏文良来到石家庄,向广大读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南极科考往事。现年63岁的魏文良曾5次驾船赴南极科考。在他心里,南极就像是他的白色恋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我国科考船的
前世今生
魏文良说,在1984年,中国派出了第一支南极考察团。591人乘坐着中国自行制造的远洋科考船“向阳红10号”前往南极。“向阳红10号”虽然是一艘远洋调查船,但此船远远不能满足极地科考的需要。2年后,国家海洋局购买了当时苏联的一条破冰船。这条船为中国南极科考服务了6年。此后此船逐渐老化,停止使用。1993年,我国又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条新船,取名为“雪龙号”。 “雪龙号”前身是一条补给运输船。我国购买后,经三次改造成为一艘科学考察兼顾运输的船。
魏文良告诉大家,“雪龙号”破冰船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考船,从1994年开始承担中国极地考察任务,至今已经完成十余个南极航次、3个北极航次。船上拥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和大洋调查仪器设备。尽管“雪龙号”为中国南极科考立下了 “汗马功劳”,但由于船体自身功能局限,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科考的需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魏文良这个“老船长”最大的梦想是“驾驶我国自己制造的科考船前往极地。
魏船长的梦想似乎并不遥远了,目前,我国建一艘新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计划已经立项,进入了初步设计阶段,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魏文良说,新建的这艘破冰船以“联合设计、国内建造”方式建造,设计破冰能力1.5米,吨位为8000吨级,续航力为18000海里,载员为100人,自持力为60天,经济航速为12节,最大航速16节,最大抗风能力为52米/秒,防冻设计为零下35摄氏度的环境温度,力争在2013-就投入使用。虽然新船的吨位比“雪龙号”要小,但这正是南极科考船的发展趋势。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南极科考船都是这个级别。这个级别的船在南极冰川地区更适合极地环境的科考需要。
科考旺季
南极有上万人
在很多人的眼里,南极是一个神秘王国,是千年来人类孜孜不倦的梦寐以求的探索之地,是现今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区域。大家对南极的印象就是小说《波普先生的企鹅》里描述的南极世界和游鸿明歌声中的《白色恋人》以及课本上的南极科普知识。
魏文良介绍说,现在的南极神秘面纱正在被一点点揭开。目前已经有27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每年11月到3月,是南半球的夏季。这个季节也是南极旅游的旺季。上万人的科考队员也会在这个时期来南极。但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环境的污染。
那如何看待南极科考和环境被破坏这个对立的问题呢?魏文良说。“南极虽然是个纯净神秘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人类不进去探索,恐怕解释不了很多历史问题。”如今,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南极已经开始禁止运行重油船只。任何国家开展南极旅游需要加入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并承担相应的环保义务。“狗拉雪橇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不仅是动物粪便,甚至是考察队员穿戴的衣服也要做特殊处理,避免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相对会越变越好。现在我们在科考站使用的都是安利的清洁洗涤产品,因为它满足了南极极为苛刻的环保要求。”魏文良说。
科考队不再是“男人帮”
都说南极是人类未开发的神秘的处女地,这听起来很浪漫,很美好,但实际上南极内陆的气候条件异常艰苦,南极的气候如小孩的脸,说变马上变,暴风雪经常光顾科考队的住处。
魏文良说,极地科考队员长期远离大陆,后勤补给比较困难,饮食中缺乏蔬菜和水果。因此,中国南极科考队员的年龄也有很大限制,一般来说,超过55岁的人就不能再去南极,年龄在30-40岁的人占到科考队员总数的80%。近几年,中国南极科考队员的学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年轻人已经占到科考队伍的80%。
在中国南极科考开始的前几年里,女性科考队员比较少。这几年,女性科考队员的数目不断增加。女性进入科考队主要从事科学考察。她们自身都有课题任务,亲身去南极有利于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以后开展课题研究。一般来说,200人的科考队伍里有15名左右的女性。科考队还有专门的妇女组来管理妇女事务。
“女性进入科考队后,给科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整个队伍里文明建设好搞了许多。”魏文良说:“以前南极科考队就是个“男人帮”,经常会出现衣衫不整等不良现象,现在这些问题都因为女队员的到来而一扫而光。大家彼此间都会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所以,我非常欢迎女去南极考察。”据魏文良介绍,女在南极的吃苦能力一点也不亚于男。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位女科学家,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中,去格鲁夫山山脉的山腰里采集沉积物。因为她在国内很多研究中就缺乏这里的沉积物的资料,所以亲力亲为去采集沉积物。当时,我们科考队千方百计把她送到山上,然后在山上放一条绳子。她自己采集好以后要顺着安全绳慢慢地爬下来。“可以说女性在南极大有可为,而且她们也确实做到了!”魏文良说。
文/本报记者 郭鹏
实习生 彭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