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是边贸小城 赤塔 , 它是由被流放的贵族建立的, 整齐的木屋构成了城市的主体, 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上一世纪的光彩。若不是满街身着现代服饰的人们, 会让你感觉时光倒流。但是麻烦来了, 找不到宾馆! 没人讲英语, 我们又没翻译。 俄罗斯 的宾馆不同于其它国家, 你很难把它从别的建筑物中区分出来。而且由于计算有误, 赤塔到 乌兰乌德 的实际距离不是480KM而是680KM。这样的距离对于一支完全由越野车组成的车队来讲, 已经远得不能再远了。
赤塔的流动人口很多, 出于安全的考虑, 大家将车以10CM的间隔紧靠在一起, 并挑选了三个同伴一起睡在两头的车里。没想到旅俄的第一天竟是这样度过的……
翻过亚布洛诺夫山, 乌兰乌德近在咫尺。由于地处北纬52°左右, 乌兰乌德的极昼现象已很明显, 临近午夜时分窗外依旧阳光灿烂, 山谷中的乌兰乌德沉浸在无尽的金色之中。
我们下榻的布里亚特宾馆位于市中心, 紧临列宁广场。这里仍保留着全俄最巨大的列宁铜像, 它的背后是政府的办公大楼,方正而宏大。在大街上花枝招展的“捷渥什卡”(姑娘)、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广告牌、喧闹的英文歌曲与身挂勋章逗弄鸽子的老人们形成鲜明对比。
布里亚特人与埃文基人的生活印迹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现在被称为民俗博物馆。它坐落在距市区30公里的一片林间空地上。布里亚特人的蒙古包、木筑小屋、粮仓、澡堂、鸡舍; 埃文基人的兽皮、树皮帐篷等生活设施在这里已保存了一个多世纪。不论窗棂上、门上、护窗板上的彩绘木雕, 还是屋内、门前的各种用具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民俗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教堂及其周围的原木小屋, 厚重敦实, 古朴自然, 若是冬天来此, 屋外冰天雪地, 屋内点燃原木炉火, 将是绝对正宗的西伯利亚景色。它的附近还有一座喇嘛庙, 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体现出一种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
面对着梦想过无数次的贝加尔湖,我终于明白俄罗斯的风格就是森林、湖泊和草原的风格俄罗斯的大地上大河奔流, 湖泊众多, 其中最令俄罗斯人骄傲的是贝加尔湖。它位于西伯利亚平原的东缘, 我国古代称其为“ 北海 ”, 汉代的苏武曾手持节杖在此牧羊18载。
“贝加尔”一名源自布里亚特语, 意为“天然之海”。它的最深处为1 6 2 0 米, 蓄水量为全世界淡水总量的1 / 5 , 均为世界之最。贝加尔湖能长年保持水位的秘密在于有大小3 0 0 余条河流注入其中, 而只有安加拉一条河经叶尼塞河外流。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平衡。科学家们曾作过一个有趣的假设: 如果注入贝加尔的3 0 0 多条河全部断流, 按目前安加拉河的平均流量, 需4 0年才会把水流干; 如果让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注入, 则需1年方可将湖区蓄满, 它还是全球最为洁净的湖泊,湖心的水可直接饮用,天气晴朗时阳光可射入水面下数十米。湖面宽阔如海,湛蓝宁静,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在湖畔小城巴布什金我们驶离M 5 5 公路,沿着一条泥泞的小径向湖边进发。路的两边是无边的白桦林与沼泽,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这景象使我想起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只是没有了炮火与硝烟, 一切都显得恬静适然。不论是俄罗斯的音乐, 绘画或文学都能让人轻易地感受到一种共通的东西: 深沉、博大、浑厚以及对大自然深深的爱。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俄罗斯风格吧……面对着梦想过无数次的贝加尔湖、森林和草原, 我终于明白俄罗斯的风格就是森林、湖泊和草原的风格, 充满了很多其它地方早已丧失了的自然之力。
湖水就在眼前, 在阳光下闪着青幽的光, 无边无际。几只大燕鸥鸣叫着掠过头顶, 把你的视线引向湖的深处, 没有白帆点点, 没有轮船和汽笛, 水天相接, 感觉世界都是透明的。这种安静的美把人的大脑都过滤成真空, 什么都不用想, 也懒得想了。林带一直延伸到水边, 林间的空地开满黄色、紫色的花, 白桦林与松林在风中静立着, 呜呜的像是在唱一首“啊”字歌。我们经不起这美景的诱惑, 纷纷跳下湖畅游起来。
忽然耳边传来几声轻笑, 原来岸边不知何时多了几个俄罗斯小姑娘, 对我们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人们十分好奇, 并向我们喊了句什么。无奈不懂俄语, 只好回了一句:“兹德拉斯维捷! 维—欧钦—克拉塞维!”(你好! 你真漂亮! ) 虽然有些不伦不类, 但也只好如此。“斯巴希巴!”(谢谢) 而后又是一阵悦耳的笑声。上岸后连忙找刚认识的当地懂俄语的哥们儿当翻译。原来这帮姑娘觉得我们傻得可爱, 居然在这个时间下湖游泳, 这湖直到五月中下旬水中还有浮冰, 而现在仅仅是6 月初。
风迅疾地拂过原野,白桦树的叶子响成一片,你仿佛能听到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们的乐曲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你从俄罗斯文学、音乐、绘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都在你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涌到你的眼前。这,就是你无论如何都不能不喜欢的俄罗斯。
在持续驾驶十多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可以躺下睡觉了在伊尔库茨克我们陷入了最为狼狈的境地——露宿街头。6月俄罗斯便进入了旅游季节, 学校大多放假, 而旅行度假已成为俄罗斯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周末的两天里商店大多不开门, 人地两生的外来者便很难解决吃住问题。而且伊尔库茨克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旅游城市, 居然只有4 家允许涉外经营的宾馆若无预订, 1 0 人以上的团队很难接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我的车窗的时候, 我发现我们居然停在基洛夫广场附近。安加拉河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流着, 昨夜为找宾馆而往来了4 次的大桥已是车水马龙。食宿依然无着, 管它呢, 先逛逛再说。
伊尔库茨克于1 7 世纪末被建为要塞, 在近3 5 0 年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西伯利亚考察的基地、沙皇反对者的流放地以及淘金城。他们中的某些人建立了经典的建筑和当地的公共金融大楼, 其中木结构的房屋非常多, 有些看上去非常古老, 而且各具特色, 这些都作为城市的财富而被保留下来。在这里, 最为著名的被流放者是在彼得堡起义失败的十二月党人。其领袖特鲁别茨科伊的住所已被改建为十二月党人纪念馆, 是城里最美丽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在伊尔库茨克最惬意的事莫过于穿行于旧街老巷之间, 去闻闻古老原木建筑中散发出的怀旧气息。当你逛累了的时候, 可以随便找一家坐下来, 点几样俄式小吃, 如:“彼利米利”(似于 中国 的饺子) 、“普弱肖奥克”(一种有馅的土豆泥包子) 或是“沙什里克”(烤羊肉) , 而后还可以来杯香浓的咖啡或是“给沸尔”( 一种美味的酸奶) 。如果不是满街的俄文标志扑面而来, 你真会以为这是在巴黎蒙玛尔特附近的一条什么小街里。
在伊尔库茨克住宿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我们只好连夜赶往小城济马。没有翻译已成为最大的问题, 远东地区几乎没有讲英语的人, 投宿居民家里的愿望只好作罢。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沟通之后, 大家只好再杀到1 2 0 k m 外的图伦。这时全体队员已连续驾驶了1 1 个小时, 而且连续两天没有好好睡觉, 没有好好吃东西。
图伦是一个人口不足一万的小城, 当天正是俄罗斯的桦树节( 6 月2 4 日) , 它代表着西伯利亚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到来。自古以来, 秀丽挺拔的白桦树一直被作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 因此, 这一节日也贯穿着歌颂民族和祖国的主题。节日的主角是桦树姑娘, 她身穿民族服装, 头插鲜花, 在唱着春天流行歌曲的姑娘的陪同下, 向大家祝贺节日、奖励在游艺比赛中的优胜者、给模范人物献花。在城市中, 桦树姑娘则坐车, 轮流到各个庆祝场地巡回祝贺。人们尽情欢乐, 节日以大规模的圆圈舞结束。
花冠游行刚刚结束, 少男少女们在淡淡的月光下快乐地舞蹈。我发现小广场边有一座类似宾馆的建筑, 就磕磕巴巴地问旁边一个头戴白色绣花头巾的姑娘:“晚上好, 宾馆, 对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我们可能有地方住了! 但接下来悦耳的俄语就再也听不懂了。连忙拿出纸笔, 先画了一个小人儿和一张床, 而后又画个乘号并在后面写上2 0 。姑娘笑得前仰后合:“涅都( 没有)……”。我的心又跌入谷底。她拿过笔, 划掉2 0 改成4 , 怕我不明白, 还画上个歪歪的房子, 用手比划了一个2 , 两间房也要!两位女士住一间, 四个老弱挤进另一间, 其他人则在屋外空地上支帐篷(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
凌晨2 : 3 0 , 东方渐亮, 终于可以躺下睡觉了……
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新西伯利亚,风雨中,见识了西伯利亚的另一面距克拉斯诺亚尔斯克4 0 k m , 赵虹、杨劲松夫妇已在那儿等候多时了。为了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 吸取前几站的教训, 这次动用了一切关系终于找到这两个好心人。
在这里,“远征车队”得到了最高级别的礼遇——所有活动均由两辆警车开路。我们还拜访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文化体育部长斯拉瓦( 意为光荣) 先生。这也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第一次接待来自中国民间的体育文化代表团, 所以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与新西伯利亚相距7 0 0 余公里, 在离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 4 0 k m 的地方3 号车出现了机械故障。先是车身剧烈地飘摆, 而后是有规律的巨响。车手老郑马上把车停了下来。原来是左前轮轴头严重磨损, 两只伞形轴承碎得只剩下残渣, 这是我们开车多年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在没有配件的情况下, 这绝对是致命伤。看来今晚赶到新西伯利亚的计划泡汤了。
我们迅速决定把车拖到相对较大的新西伯利亚,然后再想办法,并马上派一辆车返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找拖车,其他人原地待命。
下午三点拖车终于到来, 锁具、铰盘、钢缆等专业用具一应俱全。只是开出了一个天价——700公里1 5 0 , 0 0 0 卢布( 约4 5 0 0人民币) 没商量! 而且司机坚持一站到达, 绝不停车, 这意味着为了盯紧这辆车不丢失, 我们必须开通宵。虽然大家都没有吃午餐, 但是似乎没有别的路可走。
深夜一点, 托木茨克, 大雨倾盆。路面上、风挡上雨雾一片, 能见度不到五米, 而我的上下眼皮直打架。我只好通知后队停车, 并打开双闪。风卷着雨水和蚕豆大小的冰雹打得车身“啪啪”响;闪电一个接着一个, 轰鸣的雷声在耳边炸响; 银亮的雨丝中, 森林在忽明忽暗的天幕映衬下变成了黑黢黢的剪影。西伯利亚终于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它暴虐的一面。
初升的阳光将我们的影子拖得长长的, 凌晨六点, 我终于站在鄂毕河边了。河水在晨阳中闪着淡淡的粼光, 从原野上吹来的风依然带着些寒意, 却无法让我清醒, 我要好好睡一觉……
失去自由的12小时,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奇遇额尔齐斯河畔的鄂木斯克是俄联邦的边陲重镇, 由M 5 3 公路向西5 0 k m 就是哈萨克斯坦边境。至9 0 年代末都尚未对外国人开放。我们刚刚进城就受到俄联邦国安局的盘查。出事的地方在西出鄂木斯克8 0 k m 的柳宾, 鄂木斯克最大的一个区。
作为领队, 我跑在最前面, 刚刚越过一道山梁, 便发现前方对面停着一辆警车。刚通知了后车注意, 便看到警察举起了指挥棒。他们总共有三个人, 领头的一开口我便感觉有些不对头——态度很凶。我一边通报情况一边给他看我们用俄文印制的身份牌。他只看了一眼便示意让我下车,听不懂的俄文中有一句我却很明白“卢布雷”(要钱) 。和后面的伙伴商量后我决定装傻, 只说中文, 连他用俄国味的英语问话我也示意听不懂。
最后他见无法达到目的便爬上我的车, 想抢走我的车钥匙, 但北京吉普的新型转向柱有锁, 整整五分钟他都未能得逞。他让另一警察将我带走,却被我挣脱。这下把他激怒了, 跳下车, 三人同时拔出手枪! 一把对准我的头, 另外两支指向围拢过来的其他队员,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被别人而且是外国警察, 用枪抵住头!
情况有些失控了, 我最终被他们反铐着押进警车里!
在车里他们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发疯般的将这辆沃尔沃警车开到了1 4 0 k m 时速, 还不停地向后看, 我们整个车队在后穷追不舍。同时我察觉到他们也有一些紧张, 毕竟不会常有拔枪对着一群外国人的情况。他们同时点燃了一支烟, 深吸了一口。而后才转向我破口大骂, 我旁边的一个甚至自己撕下了一个肩章。我很清楚那意味着什么, 他想用袭警的罪名控告我!
果然,后来我得知罪名很大:袭警、暴力拒捕以及危险驾驶。
我被直接带到了柳宾警署。他们搜去我包括护照在内的所有随身物品, 还扯走了腰带和鞋带, 而后将我锁进一间不足两平方米的拘留室。可恨的是里面还关押了一个烂醉如泥的酒鬼, 滴水未沾的我只坚持了两个小时便有些受不了了。双手插在我空空如也的裤兜里, 站在鸡蛋般粗细的铁栅栏前, 看见那几个警察在写报告, 居然有4 页纸之多。
我完全被隔离了, 虽然见不到自己的同胞, 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没闲着。
被关进来的第3 个小时, 一个我没见过的警察进来用英语对我说:“不管你是否听得懂,我要向你转告,案子有了记录就不会撤销, 你的朋友们已找到了一个住在附近的中国人( 后来才知道那小伙子的家离此9 0 k m ,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的) , 可能会帮你些忙, 另外你最好一直坚持只会说中文。”有希望了……
果然,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中国人, 而且他好像和这里的警察很熟, 因为没多久我就从拘留室出来了, 换到了一间比较大的办公室, 只是依然没有自由。
接下来的事情好像完全按程序进行着, 先是警署做笔录, 而后是地方检察院前来取证, 那个中国小伙子为我当翻译。他告诉我, 今天我可以出去, 但明天要上法庭。
上法庭? ! 这一天中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了!
凌晨三点, 被关押了十二小时后, 我终于和我的队员们重聚了, 大家激动地抱在一起。短短的1 2 小时, 对于我, 对于他们都像是1 2 天一样漫长。同胞, 只有在这边远的异国他乡你才会懂得它真正的含义。
这一夜是全体队员第二次露宿街头, 虽然案子得以圆满解决,但在柳宾的遭遇深深地印入每一个人的心里, 尤其是那夜的奇寒。
在不夜城彼尔姆,我收到了特别的礼物。越过乌拉尔山脉, 地面的景色有了很大不同, 不见了高大的西伯利亚红松, 而塔松与榉树却多了起来。而且直到现在我们竟然还从没见过哪怕是一小片裸露的土地, 一样的绿草、一样的奔流不息的大河, 我都有些妒忌上天对这片土地的厚爱了。
7 月4 日, 我们到达了地处北纬5 6 度的彼尔姆, 这里的白昼还没有到最长的时候, 但足以令人无法安心地呆在屋里, 这里的冬季毕竟太漫长了。
残阳正渐渐点燃西边的天空, 闪烁的霓虹、热情的节奏、强烈的乐曲都成为难以抗拒的召唤。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生活开始了。在港口附近我们找到一家用小游艇改造的酒吧, 它紧临彼尔姆客运码头, 虽然已是深夜, 但仍能看到有不少人乘船去游卡玛河。音乐顺着水飘过来, 狂舞的人们化作微光中的剪影。
彼尔姆的中国人并不多, 我们变得很显眼, 停车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注意我们。这家店的生意很好, 只有露天的地方还有位置, 那里有一个小型舞台, 一男两女正唱着带有很浓民族特色的歌曲, 节奏明快热烈, 人们狂舞着。可能是民族性格让俄罗斯人都有着天生的舞蹈才能, 那舞跳得颇富张力, 尤其是姑娘们动作不大, 但性感迷人, 热情如火。
一个小伙子来到我面前, 用俄语问了句什么直到他重复第三遍我才明白,连忙说:“我们不是日本人!我们来自中国。”“中国? !开车? !”他似乎十分惊讶, 并转向他的朋友们, 从那里爆出一阵口哨声。由于我毫不犹豫地干下他递上的“渥得嘎”,口哨再次响起。我把空杯倒满递还他, 他做了个稍等的手势, 转身跑回去拿了一大杯矿泉水, 然后闭眼仰头先干掉“渥得嘎”, 紧接着再喝掉那一大杯矿泉水,然后搂住我的肩:“朋友!朋友!”我乘机问他:“你不会是也叫什么“安得列”吧?”因为俄罗斯男子中叫“安得列”, 女子中叫“娜塔莎”的特别多, 所以干脆就用“安得列”和“娜塔莎”来代表男士和女士。他笑着摇摇头,拉我去他们那里,拍着自己的胸脯:“肖洛夫。”而后依次介绍他的朋友:“娜佳、伊格尔、萨莎、渥丽雅……”“那么,你叫什么,亲爱的‘达瓦利什’()?”“我? 我的名字就叫‘达瓦利什’董。”于是,哄堂大笑。
这帮年轻人是喀山来的大学生, 我真恨自己没好好学口语,只好又是手势又是画图, 聊得倒也很热烈。后来, 开始赛歌, 我用中文唱了《一条小路》和《三套车》,他们惊讶万分:“你怎么会唱这么老的歌?”于是我又哼唱了《青年近卫军之歌》( 词不记得了)和《半个月亮爬上来》。“来! 为你的歌干杯!”我已经记不起来这是第几次为边边角角的小事干杯了……
分手的时候, 我收下了两件很特别的礼物, 一盘俄罗斯歌曲磁带和两只避孕套, 以及他们齐声高喊的:“Enjoy your Life!”可爱又好笑的俄罗斯……
资讯补给站
最佳游览季节
6 - 1 0 月, 如果想看冰天雪地的壮观景象最好在1 1 月到来年的3 月。
路况、车况
西伯利亚公路平坦, 路上车很多。几乎所有的驾车者都会在你超车时礼貌地减速避让。不用语言, 仅从他们晃动的手臂和兴奋的表情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友好。
俄罗斯人的汽车人均占有量很高,几乎到了户户拥有的地步。俄罗斯的交通法规允许任何年代生产的有完整行驶记录的车辆上路行驶。我甚至见到二战时期的吉姆牌汽车还在路上开着飞跑。
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和人员素质教育, 俄罗斯的交通管理已基本做到了“无为而治”。即使是在旷野中也绝不会出现辅路车与主路车抢行的现象。驾驶者更是自觉地在路口、有行人的地方减速让行。
公共交通
到俄罗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张所到城市的地图。俄罗斯大城市都有非常健全的公共交通网络。有轨电车和大巴价格低廉, 通常为5 至1 0 卢布, 地铁4 卢布。
俄罗斯的出租汽车业很不发达, 专业的出租汽车很少。但大多数私人乐于搭带乘客挣点汽油钱, 这也被政府默许。但是包括专业出租车也要记住砍价, 一般是1 0 公里4 0 到5 0 卢布。
怎样与俄罗斯警察打交道:我们的经验是“光明磊落, 不卑不亢”。俄罗斯检查证件很常见, 而且通常没有什么原因, 这时惟一要做的是“礼貌地合作”,尽量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带上。我们的一个同伴居然因为没有带住宿酒店的房卡而被罚款。只要自己的身份证件没问题就不要怕, 如果觉得不合理, 可以提议上警察局, 要求公事公办。
推荐美食:
( 1 ) 贝加尔湖的特产奥姆利鱼: 生吃口感极佳, 那美味几乎可以令你忘掉你吃过的所有鱼生。而且尚有冷熏热熏和烤制多种做法。其中烤制最为特别, 不加佐料外焦里嫩, 然后蘸一种叫做“斯塔利萨”的酸奶或一种特制的酸奶油, 别有一番风味。
( 2 ) 奶制品: 俄罗斯的奶制品号称世界第一, 一点都不过分。市场里可以看到数十种不同的奶酪、奶油, 特别是一种叫“斯塔利萨”的奶酪中标明为3 5 % 浓度的, 更是在国内不易享受到的美味。另外由于俄罗斯的鲜奶基本都不脱脂, 因而喝起来格外香甜。我曾问过一个“安德列”;“吃这么多高奶脂的东西不怕发胖吗?”回答曰:“管它呢! 好吃就行!”
(3)喀山鲍曼大街的一种烤鱼,据说这种专吃腐肉的鱼是卡赞卡河里的特产。
来源:时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