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乌鲁木齐出发
D2:早餐后乘车至火烧山,欣赏神斧鬼凿的雅丹地貌五彩城,夜宿火烧山油田宾馆或者五彩湾当地搭帐篷
D3:火烧山—布尔津县,走216国道经过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野马和野驴)额尔齐斯河抵达布尔津,后前往五彩滩观日落,住布尔津标准间
D4;布尔津—白桦林—红树林—中哈边境界碑界河—鸣沙山—白沙湖—西北第一连—哈巴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白沙湖白沙湖位于哈巴河县境内的
“白沙湖”,湖区四周被沙山环抱,湖边生长着白桦林和阿尔泰山杨;6月湖中莲花盛开,野鸭游其间,金秋十月红黄树叶,在风中招展,湖中绿水,碧波如镜,湖山映衬,远眺近览,气象万千,沙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阵阵泥土的芳香,使人心醉,人称“塞北小江南”。
D5: 哈巴河—白哈巴早餐后去中、哈边境的小山村—白哈巴(有我国西北第一村美誉),参观民族庭院-图瓦人村落。感受山村宁静的夜晚,灿烂的星空。拍摄美丽的日 出。宿白哈巴.白哈巴村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这里风光秀丽,民风纯朴。该村的所有建筑均由木头筑成,是典型的欧式村寨。清晨,阳光照在阿 尔泰山的白雪上,辉映着山庄,一片金黄色的桦树林中,小溪潺潺流过,炊烟袅袅飘动,成群的牛羊从各自家门中步履姗姗地走出,和煦的阳光下构成一幅幅美丽画 面。
白哈巴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界河——哈巴河畔,号称中国西部第一村。它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远离尘嚣,长久以来始终保持着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在村边有一座高高的建筑物,那就是边防军的了望哨,有着“西部第一哨”之美誉。
白哈巴村是一个典型的图瓦人原始村落,居住着信奉喇嘛教的蒙古族居民——图瓦人,白哈巴的居民由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组成。
白 哈巴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存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图瓦人的居所就建在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该 村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 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可防雨防雪,以保证住房的安全。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屋内家家户户都好像是 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在落日的傍晚和雾气的清晨,炊烟袅袅飘荡,牛羊满坡,整个村落构绘出了一幅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
如果说喀纳斯是古朴的世外桃源,那白哈巴则是原始自然环境中的童话世界。这里的自然景观可与喀纳斯比拟,特别是秋 天,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只见河谷内的杨树叶是金黄的,山脚下桦树的叶子是火红的,落叶松的针叶下缘是淡黄的,山岗上的草甸一片褐红,白雪覆盖的雪 峰,蓝天上飘着几朵云彩,这样的风景,犹如置身于一位印象派油画大师以大自然为画布,绘出的一幅令人叹为观止巨作——童话世界。
D6:白哈巴—喀纳斯早餐后离开白哈巴,前往人间仙境喀纳斯,夜宿欧式小木屋或蒙古包。宿喀纳斯
D7:喀纳斯巡游—嘉登峪清晨拍摄喀纳斯湖畔绝美的雾景。早餐后骑马去黑湖(也叫千湖,是由数千个沼泽水潭形成,大如湖泊小如拳头,星罗棋布十分好看),登观鱼亭40赏喀纳全景。后乘车至嘉登峪,夜宿嘉登峪
D8: 嘉登峪到禾木赴大山深处,对未骑过马的人进行各种马术培训,然后每人选择一匹自己喜爱的马出发,沿途风景美极了:平地、大草原、原始森林、古道和极佳的位 置:从这里,将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喀纳斯大峡谷,在山顶眺望喀纳斯河的一个优美的小月亮湾,摄影!!!然后将抵达图瓦人的原始工艺杰作“木质大桥”,在这里 戏水、在牧民的木屋休息。然后牵马进入“喀纳斯第一门”——木质大桥,这座桥的两边桥头都有门框。过了桥,就进入了另一个美丽的世界,沿途风光如梦似幻, 骑马2小时后两河交汇,风光无限,形成布尔津河,流向额尔其斯河,然后进入北冰洋。继续前行赶往世外桃源—禾木村,夜宿禾木标间或者木屋
D9:禾木—乌尔禾早观禾木美景后乘车前往乌尔禾魔鬼城,夜宿乌尔禾.
魔 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 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 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D10乌尔禾—克拉玛依黑油公园看成吉思汗的足迹,和原始自喷油井。—乌鲁木齐.
克 拉玛依黑油山:黑油山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距市中心两公里多,是油田重要油苗露头的地方,因原油长年外溢结成一群沥青丘,最大的一个高13米,面积0.2 平方公里,油质为珍贵低凝油。"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故这个天然石油沥青丘且得名黑油山。这座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已沉睡上 亿年。由于地壳变动,岩石产生断裂破碎,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岩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黑油山,由于周 围荒凉的恶劣环境,千百年来它不被人们重视。直到,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第一次叩响了黑油山大门,他在山旁搭了个地窝子,在集油洼地捞取 原油,骑毛驴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间,用黑色的油换取生活用品,当地人用此原油点灯,膏车轴等。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玛依市1982年 10月1日在黑油山树立了近3米高的石雕纪念碑和一尊维吾尔老人骑着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1983年建成从矿史陈列馆通往黑油山的沥青混凝土公路及停车 场,到达山顶的石阶也建成。黑油山已成为各族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的纪念地和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