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重庆气温“蒸蒸日上”,綦江的避暑旅游也开始不断升温,古剑山、横山等高山景区游客猛增,部分农家乐甚至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
“消夏避暑将是我们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口!”綦江区旅游局局长陈正好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离主城近、避暑资源丰富的优势,力争赶超贵州桐梓,将綦江打造成为主城市民消夏避暑的目的地。
游客消夏避暑
为何舍近求远
綦江是重庆的“南大门”,距重庆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是距离主城最近的区县之一。因綦江境内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多年以前,綦江就将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予以扶持。
然而,就在綦江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邻居贵州桐梓县突然后来居上,成为重庆主城市民消夏避暑的旅游目的地。
去年,綦江区旅游局就此进行专题调研,他们发现,桐梓原本是一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穷县,也没有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但旅游业却发展得红红火火,每年5到10月,要接待二三十万人次的游客。
尤其让人吃惊的是,这些游客大多来自重庆主城,而且他们在那里往往一住就是好几个月。要知道,从重庆主城到贵州桐梓,綦江是必经之地。这些游客为何舍近求远,不到綦江而去桐梓?
调查发现,桐梓县之所以能迅速发展起旅游产业,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拥有丰富的避暑资源。桐梓地处大娄山脉,即便是酷暑时节,桐梓的平均温度仍不到30℃。二是找准了重庆的市场需求。重庆是着名的火炉城市,避暑需求市场大。三是准确的市场定位。该县以退休老人为主要目标群体,价格低廉,每天吃住费用只有五六十元,吸引了大量银发族前往长住避暑。四是政府的积极引导。早在2006年,该县就在全县布局了楚米、娄山、九坝等16个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的乡村旅游点,并出台了免征营业税及附加等系列扶持政策。
避暑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我们为什么不能发展消夏避暑旅游?”陈正好说,贵州桐梓的旅游产业发展让他们深受启发。他们认为,重庆的气候决定了消夏避暑必定是重庆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随着人们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事实上,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成就了贵州桐梓,也成就了我市仙女山、四面山等景区,它们正是靠着凉爽的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而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结合部的綦江区恰恰拥有丰富的避暑资源。綦江的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920米,最高海拔1814米,其中海拔800米至1800米的高山地区就有数百平方公里。
与桐梓有所不同的是,綦江不仅拥有丰富的高山资源,还拥有优质的景观资源。其中,古剑山景区海拔在700-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8.7℃,景区内松、柏、杉、柳等110多种林木浓荫蔽日,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
丁山湖海拔899米,湖面积460万平方米,有五沟七岔、75座大小山峦,历来就是市民避暑纳凉的理想目的地。该湖宛如青山包裹中的一湾清水,碧波荡漾、两岸树木葱绿,着名画家称其为“看云奇似画,听水韵如琴”。
“响马河漂流”更是被誉为西南第一漂,其水质甘甜,清澈见底,两岸风光秀丽、峡谷幽深,长短急滩高低跌瀑数十处,最浅处仅脚踝,最深处约1.5米,是回归大自然避暑消夏的绝好去处。
另外,横山镇和郭扶镇都是高山镇,平均海拔为1100米左右,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低8至10摄氏度。其中,横山镇的天台山海拔1253米,森林覆盖率达90%;郭扶镇拥有梅子桥、新民水库等14座水库和260口山坪塘,被命名为重庆避暑垂钓之乡。
尤为重要的,綦江的交通优势也明显优于桐梓,从重庆主城到以上景区,最近的只要40分钟,最远的也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差异化竞争满足多种消费需求
“我们要与桐梓PK‘消夏经济’,并不是搞同质化竞争、搞‘半路截客’,而是实行差异化竞争,共同做大消夏避暑市场。”陈正好表示,他们将在学习借鉴桐梓经验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
跟桐梓相比,綦江的优势是离主城更近、景观资源更多,因此,他们在发展消夏避暑旅游上,就不会像桐梓那样,主要针对退休老人,推出单一的、价格低廉的乡村避暑产品,而是根据各种市民的需求,推出多样化的避暑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比如,古剑山是4A级景区,就会建一些高品质的养生度假接待设施,集避暑、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满足市民中、高端需求;横山镇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既可以开发旅游地产,又可以开展户外拓展培训;郭扶镇水资源丰富,就可以突出垂钓这个特色,吸引喜爱垂钓的中老年人结伴来避暑休闲……
跟桐梓相比,綦江还拥有立体气候明显、特色农产品更丰富的优势,因此,他们还将把发展消夏避暑旅游与特色农业结合起来,既能让前来消夏避暑的游客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又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据透露,綦江有关部门目前已对该区高山资源着手进行调查摸底,他们将在此基础上专门制定一个消夏避暑旅游发展规划。也许用不了几年,有关桐梓旅游崛起的奇迹,也将在綦江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