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原始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畜牧业的发展。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长沙畜牧业已经遍及每个家庭。
长沙养猪自东汉改放牧为圈养,即在偏屋(或称杂屋)内砌猪栏、猪楼。栏楼有“上楼子”“下楼子”之分,外装栅栏,下安石槽。猪食叫潲,习用青饲料加碎米细糠煮熟。母猪、仔猪、架子猪的潲内酌加米饭、豆渣、麸子、酒糟等精饲料。谚云:“喂猪没巧,栏干潲饱”。为使猪栏清洁,从仔猪进栏始,便严鞭驯化它到“下楼子”拉屎尿。但猪长得快与否,除饲养是否得法外,还与猪种的优劣关系极大。所以农民对“相猪经”是津津乐道的,总结的经验常用谚语形式世代相传。如要“耳薄嘴筒齐,毛稀现白皮,腿短身胚大,尾小唢呐鼻”;“宁要长长瘦,不要短短肥”;“要选狮子头,不要尖嘴猴”;“尾巴扫得屋,喂猪喂得哭”等等。即从毛色看,要粗而稀,有光泽,内现白皮的最好。绒毛密厚无光泽的长得慢。忌白猪长黑绒毛和黑猪长白绒毛。买母猪,则有“三奶牛婆九齿牯,猪婆奶子一十五”之谚,即母猪的奶头多而粗者最佳,所谓“奶头粗,颈根长,毛粗尾大是猪娘”。买回仔猪或架子猪,要停食一天,认为这样易“接槽”。农家最忌 “灵官猪”。灵官猪即某种外形异常猪。猪蹄通常为四爪,若仅一爪、三爪,或多一爪,则称为“一爪灵官”、“三爪灵官”、“五爪灵官”。此外,还有开花灵官、蓑衣灵官、肚花灵官等。迷信认为这是为祭祀灵官菩萨而生的,宰杀时,刀手要化装“避祸”。
长沙农家猪栏墙上,每每写有“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到此”,还印有石灰五爪掌。这是国民间传说,姜子牙在岐山筑台封神时,其妻马氏阴魂不散,长跪请封,气得姜太公怒骂:“你这瘟神……”话没说完,马氏叩头就跑,自此做了危害牲畜的瘟神。农家利用马氏惧怕姜子牙五掌雷的弱点,借之驱逐瘟神。故事神奇得固然可笑,但在民间却世代流传。
长沙养的牛,多为役牛,奶牛很少。无论水牛黄牛,皆关养在室内牛栏中,只在春夏秋季的早晚,由童叟牵着放牧。农家认为牛吃露水草可清热滋补,人们牧牛时一般兼割青草,分别于中午或晚上撒入牛栏中。农忙使役时加喂食盐、谷米、酒冲生鸡蛋等精饲料,让牛生劲。冬天主要喂稻草,辅之以谷糠之类。浏阳上东乡在秋冬季节常赶牛上大围山群牧,使江南水乡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草原风光。
农夫爱牛一往情深。下雨,伯牛着凉而加盖牛蓑衣;冬天用稻草垫遮盖牛栏屋以避风寒;夏天则薰烟驱坟;四季生怕干了“牛百叶”,总是将牛水缸灌得满满的。牛生病,急忙喊郎中开药,有的还急得哭。牛老了,有的不忍杀戮,让其自然老死,死后还点香烛相敬,葬之以土。
人们积累的“相牛经”远比“相猪经”丰富。如“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胸膛鼓,后看屁股齐”。又如相牛八个子:“耳朵蒲扇子(耳大),眼睛铜铃子(有神),嘴巴茶络子(嘴宽),双角铁叉子(坚硬),肩头风篷子(宽),肚如甑额皮子(如饭甑大),四蹄广钵子(蹄圆如钵),尾巴扫帚子(尾大多毛)。”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如根据齿的多少,不仅可断牛的年龄,还可察其优劣,如谚云:“六齿溜光,七齿遭殃,八齿平平畜,九齿买田庄,十齿是牛王”。对于牛的毛色也颇有讲究,宜顺而有光泽。若头毛向前扑(叫倒梳头),则牛性恶,易伤人,有“买牛最怕倒梳头,十人见了九人愁”之谚。如牛肚子下长有蜈蚣状的旋毛,则为劣种牛,有“不怕蜈蚣飞上天(长在头上),只怕蜈蚣草上眠(长于腹下)”之谚。 养羊,是农家的另一副业门路,通常白天用绳索拴于河滩或山边圳。特忌羊脱伤庄稼,谓羊吃过的苗长不起来,有“牛口肥,鸡口毒,羊口往里缩”之谚。
鸡鸭是农村主妇的摇钱树,礼尚往来,少不得“鸡蛋人情”;缺火柴少盐,临时用鸡蛋去换;丈夫累了,煮两个荷包蛋端过去是最常见的“妻慰夫”行为。长沙养鸭以“放湖鸭”(或作放凫鸭)的规模为大,一户养百余只或数百只,备鸭棚炊担,外出游牧,春天为产蛋旺季,每日可捡蛋数十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