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小百科法规习俗正文

黎族的服饰



黎族的服饰,因其支系和地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原有的服饰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更为迅速。现在,除了在原来比较偏僻的地区,偶尔还能看见少数男人穿原来的服装外,绝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已改穿汉装;妇女服装略比男子好,在东方县的美孚黎支妇女、昌江县王下乡的杞黎支妇女还穿戴比较完整的民族服装。其他地区的青年妇女,服饰已与当地汉族没有什么差别了,只有少数中、老年妇女还穿本民族筒裙。有些地区,如琼中县大部分,万宁县的南桥、兴隆、牛漏和三更罗,白沙县北部的细水、光雅至儋州市、临高交界的地区,昌江县的十月田、乌烈和俄俄港等地,男女老少早就改穿汉装了。

不同支系的黎族在服饰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支系内部又因地域的差别而服饰各有特色。从过去异族对黎族的各种称谓,如大鬃黎、小鬃黎、剃头黎、花脚黎等就说明这个问题。

侾黎女上衣均对襟,只有领子反映差别,有的地区直领,前襟长,后襟短,边沿绣花;有的地区,圆领齐襟,不绣花,用蓝或绿布镶边。盛装上衣,前后沿绣有几何花纹,背脊间绣有部族图腾纹,下沿系以铜铃、铜钱和绒穗。有的地区,上衣前有对襟花,多绣菱形几何纹,后有腰花,以菱形骨架的满地锦式为主花,多绣蝶翅或鸟纹。筒裙由头、腰、身和脚4幅布缝合而成,都织花。长筒裙类在腰部织彩条纹;筒头多织几何、人物和动植物纹;筒身多描绘婚娶礼仪中的人物;筒脚满布横列点锦纹。短裙类一船无裙头花,裙花均布置在裙腰至裙脚的部位上,花纹比较简单。三平式筒裙在筒身绣一条或几条细线,用白线绣成矩形环列几何花纹;抱由式则多织“黄猄在森林中”的象征性纹样;志仲式只绣抽象的猫纹;普遍流行的是乌鸦花。三亚式筒裙只有裙脚部分织花,织花后加绣。纹样有俄、花鸟、山川和工具等,也有织汉字作为裙脚花边的。男服用麻织布裁缝成衣,开胸无纽,衣后留有长穗。下身系着一块类似三角裤的布,目前已没人穿了。但有些老人仍留一套作为寿衣,以备死后入殓穿用,认为这样祖宗好认领。

杞黎女上衣,有对襟开胸,直领无纽和对襟圆领两种。虽开胸但却有一排装饰性的铜元般大小的金属钮。纹茂地区妇女穿上衣时,先在胸前挂一幅菱形抹胸。有衣前袋花、衣后腰花。纹样多为斑鸠纹、人纹、人祖纹、甘工鸟纹等。穿紧身花筒裙,长及膝盖,绣有以红线为主的多种花纹图案。但保亭县城附近一带则演变为长筒,其花纹也由复杂鲜艳简化为只有横条纹。过去,男子结小鬃于额前,用红布或黑布缠头,留巾角高出头顶,似是帽顶。穿麻织的开胸、无领、有钮、短袖上衣和前后各一幅的“吊裙”,长不过膝,露出大腿外侧,赤足。外出带胸挂,内装盛火药急筒,腰挂长尖刀,肩扛枪。

本地黎女上衣的特点是贯头式。多绣花于衣的两侧,缀以贝壳、穿珠、铜钱和流苏。筒物短而窄,筒头仅及小腹,筒脚在膝盖以上,是黎族筒裙中制形最古老的一种。花纹和色调虽较单纯,但织工十分讲究,喜欢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明片和羽绒。男子过去结小鬃于脑后,缠头巾,插发簪,服装与当地汉族相同。

美孚黎男女穿同样上衣,短而黑,开胸对襟,无钮窄袖。衣襟上端左右各缝上两条红(或枣红)色的长布条,领后搭上一块海军领式方布。女裙宽而长,齐及脚面,用缬染花缝制,色调典雅。男子穿黑色白边、左右开叉的短裙。

台黎女上衣早已汉化,即穿圆领包胸蓝衣,镶红(白)边。只有筒裙仍见特色。无裙头花,裙身多为黑色或横细线条纹,裙脚嵌入蚌壳或云母片。男子下部过去穿前后两块方形黑色花纹的“吊裙”。现在,改穿汉装。

黎族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饰物。如发簪、项圈、耳环、手镯、戒指和脚圈等。但各支系和地区的装饰不同,侾黎戴的耳环大且多,有的地区妇女从小戴起,每长一岁加戴一个,成年时,约戴10—20个,重达三四斤。平日覆盖头上,好像帽子。杞黎妇女喜戴玉米粒大小的蓝白色玻璃珠相间穿成的项链,或筷子粗的圆锡(或银)多条项圈,或前扁阔后细圆的锡质新月形项圈。头戴风帽式头巾,在黑底上织红、黄色几何纹,尾端留着长穗,覆于脑后。本地黎妇女则爱插银质的或雕刻精美的骨质发簪。美孚黎妇女插豪猪毛作发簪,缠以黑白相间的短头巾。台黎妇女喜戴玉镯、瓦镯和银(或“锡”)质圆形镯。部分地区男子,过去也有简单的饰物,如结鬃时,喜欢插一根豪猪毛或骨、银、铜质发簪和木梳,颈部挂银或铜项圈,或用线穿几个猪或狗的牙齿作项圈,右手腕缠着或表色“吉祥线”。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