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中国年”,一解梦中乡愁!“年味”“年俗”“年景”“年华”活动包括:
·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华服穿越嗨翻天·宋都皇城过大年·万岁山春节大庙会:致敬每一个人的武侠梦·中国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余店民俗文化村清明上河园:大宋·年民俗文化节·开封府:包公与你过大年·启封故园:木版年画活起来·汴梁小宋城:给你一个最传统的新年体验·龙亭:大宋上元灯会·开封城墙首届奇幻光影节:点亮心中最温暖的新年情怀
开封民俗文化节
开封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豫剧祥符调
明代的开封,由于周王朱有?的倡导,成为北方戏剧活动的中心之一。明亡后开封郊县民间流行着汴梁腔、梆子腔等戏曲。清初又传入秦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梆子,俗名"讴戏",后来在河南、山东境内流传时形成各种流派,统称河南梆子,又称豫剧。祥符调是豫剧的正宗,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明丽。朱仙镇是河南梆子科班的发源地,各地科班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庄王诞辰会集朱仙镇,献戏敬神,互相观摩以求改进。豫剧的飞跃是在本世纪30年代,河南省教育厅樊粹庭在开封对豫剧的声腔、科白、表演、化妆、音乐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之面貌一新。樊所创的狮吼剧团培养了一代人才,当今豫剧名角无不受其影响。目前豫剧已风行全国,成为一大剧种。其传统剧目有《木兰从军》、《秦香莲》、《打金枝》、《对花枪》等,著名演员有陈素真等。
河南坠子
创始人是开封乔治山。乔为清代嘉庆时人,原在开封唱三弦书,经他将三弦改成二弦,从弹拨改为拉奏,取名"坠胡",他经常演唱的剧目为"玉虎坠",群众遂称他为"唱坠书的",后来出了名,就叫坠子书。坠子开始为单人独角,自拉自唱,脚上绑一击槌,用以击节。同治年间与道情结合,形成一人持简板击节演唱,一人拉坠胡伴奏,唱奏开始分工。1920年前后,简板又改用铙钹,同时坠子出现女演员,其中有从梨花大鼓演员改唱的,于是又吸收梨花大鼓所用的扁鼓。河南坠子在开封影响深远,清末城内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坠子研究会,最早的坠子唱片就是在开封灌制的,自此流传京津,风靡全国,成为全国十大曲种之一。
鼓子曲
开封鼓子曲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名牌子曲,在全国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分支叫"八角鼓"。"八角鼓"在开封流传甚广,并与民间演唱结合,形成"开封鼓子曲"。鼓子曲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配以八角鼓、小镲和小碟,演唱者多为劳动人民,常在茶余饭后聚集街头或在茶馆演唱,属自娱性质,不收费用。曲调分为小岔和大曲子两类。小岔即早期八角鼓的"岔曲",曲词文雅,唱腔平稳疏缓,出于文人之手。大曲子则把岔曲分为两截,称鼓头和鼓尾,中间插入其他曲牌,形成结构完整的鼓子套曲,曲牌多达40余个,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生活小段。目前能演唱者已为数不多,殊为珍贵。
曲剧
曲剧是在民间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唱词和说白都属中州语韵,乡土气息浓重,音乐舞蹈性强,行腔圆润婉转,音乐深沉浑厚,以演出悲剧和幽默小喜剧见长。曲剧在明代称为开封俗曲,清代又传入洛阳、南阳等地,所谓"俗曲源于开封而盛于南阳"。曲剧经历了"板凳头"(不化妆,一桌四凳坐而清唱)、坐堂弹唱和高跷的发展过程,高跷戏在洛阳和南阳盛行于民国初年,抗战前已扔掉高跷,走上舞台。抗战时,南阳、洛阳处于敌后,文化人汇集,曲子戏吸收了京剧的音乐锣鼓经,有了脸谱和角色行当。抗战胜利后,曲剧进入开封,开始称南平调,后来称曲子戏,受到群众喜爱。其优秀剧目《陈三两》...年后搬上了银幕,《钱塘县》、《狸猫换太子》等传统剧目,亦久演不辍。
开封盘鼓
原名迓鼓,是唐宋时军阵之乐。盘鼓一仍古制,鼓面直径42厘米,框径达55厘米。鼓队人数众多,最少八盘,多者达百盘以上。开封盘鼓特长于行进队列,排列次序是令旗在前,接着是大镲,中间是鼓队,最后是马锣和小镲。根据表演场地大小,队形既可横竖变换,也可围成大小圆圈,随着节拍,边敲边舞。由于鼓大、动作剧烈,鼓手寒暑都光膀击鼓,近年虽制有统一民族服饰,仍须袒露一肩,显示威武雄壮。开封盘鼓套路原有200多个,今存常用的有10余种,演奏起来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节奏强烈,铿锵有力,开封民间极为风行。目前已传播各地,成为颇有影响的民间广场表演艺术。
相国寺音乐
相国寺是开封名刹,平常的佛事活动频繁,还有各种庆典活动,因此保存较为完备的乐谱。1927年冯玉祥毁佛逐僧以后,乐僧分散各处,乐谱亦多散失,经多年收集、释译,已达200多首。相国寺音乐属寺庙音乐,大部分为佛曲,但保留不少古曲痕迹,如在音乐典籍中只有曲名未见乐谱的《驻云飞》,在相国寺乐谱中可找到,其结构极似隋唐的大曲。还有其他的一些乐曲也有不少唐宋大曲或法曲的特点。另外,从曲名和曲谱中也保存有不少词曲音乐的踪迹,如菩萨蛮、浪淘沙、望江南、水龙吟、山坡羊、醉太平等。还有明清以来的俗曲如剪绽花、银扭丝及民间俗曲凤阳歌、二八罗戏耍孩等。相国寺音乐集中州佛曲、词曲和民间音乐的大成,是音乐宝库中灿烂的明珠。
斗鸡
斗鸡之俗,源远流长。开封斗鸡承自唐宋,清代最盛,满城有斗鸡坑,是国内长期延续的斗鸡基地之一。豢养于开封的斗鸡称河南斗鸡,经过世代优选,是一个优良的品种。过去开封斗鸡仅在正、二月份举行,现在每逢节庆都有斗鸡活动。
贺生子
开封有生育之后向外祖家报喜的旧俗--送红鸡蛋。如生男则送双数,生女则送单数。生育9天外祖家亦应送挂面、红糖、红鸡蛋。生男婴在红鸡蛋上加一黑点,称为大喜,生女不加黑点,称为小喜。更为特异的是老年得子,则邻里亲友纷纷往男婴生父脸上抹锅底或墨,称为"抹喜灰"、"开花脸"。在农村更有得子者无论寒暑都要翻穿皮袄,倒骑驴,手提着新尿壶,灌着水或酒,边走边饮,亲朋则簇拥左右任意调笑。
忌岁四十五
开封传说包拯45岁去陈州放粮,路上遭劫,被迫化妆成妓院的服役(俗称鳖腿)才逃过厄运。开封人认定45岁是个倒霉的年岁,凡逢此岁都诡称44或46。
朱仙镇年画
雕版印刷在宋代已极为盛行,东京岁节即有印卖门神、钟馗桃版、桃符的。宋室南渡后,印刷作坊及匠人移往朱仙镇。朱仙镇印制的年画,在明清时最盛,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齐名,有作坊300余家,作品畅销南北各地。朱仙镇年画内容大都取材于民间,如门神、秦琼、敬德、钟馗、灶王以及安乐吉祥为主题的各种画面和民间故事,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线条流畅,粗犷简练,充分表现出中州人民旷达豪放的性格,其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收藏。近年朱仙镇已重建年画社,用木版和胶版印刷年画。并保存古版约有100种,是中国木版套印艺术的珍品。
汴绣
汴绣亦称宋绣。北宋时皇家有文绣院、绫锦院、后苑造作所(内有绣作)等,专供皇室之需。民间刺绣亦很普遍,相国寺东有一"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相国寺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宋代刺绣水准极高,以闺阁绣画而言,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汴绣正是继承这种传统,先后绣出唐代韩NB05C《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黄筌《珍禽图》及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博得良好声誉。近年又在人物肖像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先后为、邓小平、文莱苏丹、马来西亚马哈蒂尔及夫人绣像,绣品形象逼真,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赢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