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气势磅礴,东连蛇山,西接龟山,在龟山脚下下了车回头走几步,就是古琴台。
小小一个古琴台,承载着的却是一个千古的传奇,“知音”一词,发端于此。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大师俞伯牙停舟龟山脚下,弹琴消遣,钟子期恰好经过。 闻弦歌而知雅意,伯牙的琴声志在高山、流水,都被子期一一道破,伯牙遂将子期视为知音,并相约次年再会于此。谁知次年子期已经病故,世间不复有知音,伯牙 悲痛之余,碎琴绝弦,终身不再弹奏。北宋时为纪念这段佳话,人们在此修筑了古琴台。
古琴台其实是个小园子,然而面积虽小,却十分精致。 大门是白墙灰瓦的江南风格。进门后一个四方小院,两边都是白墙,墙下疏密有致地栽着些花木。正中是一间殿宇,里面只有两尊蜡像,左边一人官宦装束,端坐抚 琴,右边一人布衣打扮,低首聆听,背景就是高山流水。从右边的侧门出去,又是一个小院,内有一亭两门。亭中石碑刻着“印心石屋”四字,是道光皇帝所写,亭 子右侧的方形门额上,则是书法家米芾写的“琴台”二字。
从“琴台”门进去,是最大的一个院子,这里苍松翠柏遮盖碧空,曲折回廊遍刻诗 文,石砌围栏绕着“琴台”石碑。黄昏时分,夕阳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碎影,四下寂静,唯闻鸟声、琴声。琴声来自园子里那座巍峨的大殿,内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 正在弹琴。大殿巨大的门楣上书“高山流水”四字。那是清朝广东才子宋湘的手迹。宋湘的诗和字,一直是古琴台的一大看点,被誉为诗书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