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地中海的猫之国
突尼斯,这个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隔着海峡与西西里岛遥遥相望的国家,因为地中海和撒哈拉令人心生遐想。但是,在一个猫咪控眼中,突尼斯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就是形形色色的猫咪了。它们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里,自由行走、干净得体,看上去几乎每天都在度假。有些友好大胆的猫咪,生活在港口周围,看见游客还会上前主动打招呼,求抚摸,让很多喜欢动物的人士走不动路。
突尼斯的猫咪
圣雄甘地说过: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能看出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这话不假,突尼斯的猫,是当地人淳朴、善良和热情的最好印证。有个小例子,我在路边看到一只静卧的猫,两个年轻男子要路过那里,犹豫片刻后,他们从猫咪身边绕了个大圈,未去打扰它。
遍地都是猫咪
据我观察,突尼斯的萌猫经常出没于地中海边的港口小城、集市和一些海滩酒店周围。突尼斯的猫以短毛猫居多,各个身体健硕,毛色光亮,偶尔也有长毛的,基本都属貌美迷人型。突尼斯人并不称这些落落大方的精灵为“流浪猫”,而是叫他们“街猫”。我问一位当地人,为什么不叫流浪猫,他们没有家,就是在流浪啊。善良的小伙说,街道就是他们的家,草丛、灌木、任何他们喜欢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家,所以他们没有流浪。这对我的思想多少有些颠覆,但仔细想想,似乎是这样,突尼斯的街猫没有被虐待、伤害的危险。所有人都爱他们,尽力照顾他们,突尼斯就是他们的家。
美国佛罗里达州 海明威故居的六趾萌猫
参观海明威故居,最有趣的就是散落在院子里,房间中的70多只猫咪。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悠闲自得的猫儿打着呼噜。特别的是这些猫儿中,有半数是有六只脚指头的。
海明威故居
“猫是最善良最忠诚的伙伴。有了一只猫,便会有另一只猫!”--海明威。海明威非常喜欢猫,他的屋子里总是少不了猫咪的身影。1935年,一位船长送给海明威一只幸运六指猫。海明威给它起名叫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雪球的子孙逐渐兴旺起来,六指的遗传基因也延续了下来。
如今KeyWest岛上海明威故居里,猫俨然就是庭院的主人,可以随意嬉戏。高兴了可以霸占海明威的床,或者在海明威的书房地毯上伸懒腰。而这部分都是拦了起来,我们游客只能远观,只有猫咪们可以肆意穿行,怡然自得。
六趾猫咪
据说美国农业部曾以这些猫咪是“展品”为名,要求故居将猫咪都关在笼子里。为此,海明威故居状告了美国农业部,要求给予猫儿们自由的生活。终于在2007年,基韦斯特市政委员为专门修改了法律,明确给予这些猫咪合法的身份,自由的生活在故居里。
台湾猴硐 一座与猫有关的城市
我在一个非节假日的午后抵达猴硐,小小的站台上,放着一张有猫咪形象的长凳,除此以外,几乎与台湾任何一个小站无异。走过站台长长的走廊,看到里面挂着各种猫咪形象的红灯笼、猴垌散步地图。靠近猴硐车站,有个热闹的小房间,是售卖特色纪念品的“台铁本铺”。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猴垌纪念品,包括纪念版火车票、铁皮明信片、猫咪冰箱贴等等。
与猫有关的城市
不得不说,猴硐“台铁本铺”有着浓浓的“本土”特色,小铺前放着一尊巨大的猫咪卡通像,还戴着列车员的帽子,憨态可掬。因为来之前看过关于猴硐的书,知道这是猴硐曾经的四大天王之一“黑鼻”,也是猫村创始人“猫夫人”最喜欢的猫咪之一。“黑鼻” 因病去世,爱护猫咪的义工们就把 “黑鼻” 的卡通形象放在最容易看到的车站附近,让每个喜欢猫咪的人,每天都可以看见他。“黑鼻”旁边,有个绿色大邮筒,写好的明信片可以直接投进去。“台铁本铺”就有明信片出售,也有各种好玩的印章可以盖。
美丽猫城
在猴硐游览一番,发现这里虽然不算很大,但可以满足所有爱猫人士,对美丽猫城的想象和期待。你会发现,其实不用远走希腊,在台湾就有这么一个十足美好的地方,值得所有“猫迷”前往。
猴硐得名,源于以前曾有一个栖息着大量猴群的洞窟在此,当地人就称这里为猴洞;后期慢慢因为采矿,与水相关的名字不吉利,改名为猴硐;再之后政府感觉地名与猴相关,有伤大雅,改名为侯硐。最后,侯硐还是改回了猴硐,只是这属于交通部的火车站,依然没有改站名,依然写着“侯硐”,于是就出现了这一波三折的一地两名,“侯硐”还是“猴硐”?或许都无所谓了,只要它能被热爱,被记住就好。
猴硐曾经是台湾最重要的产煤地,也是采金热潮的发源地。随着岁月的更迭,煤矿业逐渐没落, 这里也失却了曾经的辉煌,一度成为仅供缅怀的矿业老区。但是作为一座狭长的山城,
猴硐四面环山,基隆河穿城而过,依然是一座很美的小城。
大约四年前,当“猫夫人”简佩玲,为了拍摄猫咪,与猴硐结下不解之缘时,这座曾经被人遗忘的小城镇,彻底变了。猫咪成为猴硐的代言,经过改造的猴硐也变得干净、整洁、很多猫咪懒散、自如的生活在这,街角巷道、草丛花圃,
猴硐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台湾猫城”。
缅甸跳猫寺 这里的猫咪会跳圈
大自然赐予了这片土地最丰富的动植物,在这生机盎然的地方旅行,你没有机会说无聊,于是东南亚热烈的阳光下,那些躲在阴凉地儿里的猫儿狗儿,闲庭信步的水鸟,树枝上跳跃的小松鼠,都成了我镜头下最可爱的主角,自然也包括了淳朴和善热爱生灵的缅甸佛教徒。
信徒围绕在猫咪身边
跳猫寺位于Nyaung-shwe南十公里,本身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最出名的是这里的和尚饲养了十多只会跳圈的猫,据说几年前寺里的一位老和尚,在参拜小乘涅槃境界的某一日,偶然瞥见一只从身边跳开的猫,突发奇想训练起猫儿跳圈的伎俩来,游客们看着新鲜,都会留下一些香火钱,久而久之,这个寺就以跳猫而远近闻名。
跳猫寺
一进去便看到寺里的木地板上懒洋洋躺着几只胖猫,这就是那些明星猫吧?由于寺庙刚刚经历一个热闹非凡的缅历新年,大批外国和本地游客蜂拥而至,猫儿们轮番表演,过于频繁,全部都病倒了,可怜的猫咪爪子全部磨坏了,据说起码要休息一个月时间。
原来这样啊,看着地板上萎糜不振的猫儿,身上也长满了癣,猫猫突然觉得它们好可怜,为人们带来了快乐,也给寺庙挣了不少银子,但现在躺在那里虽然有水有食,但奄奄一息,据说寺里已经死了好几只了。从缅甸回来后得知这些猫又恢复了表演,也不知道是为它们高兴还是难过,愿佛祖保佑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埃及 遍地都是神猫
如果稍微懂一点埃及历史或者看过关于埃及的电影,就会知道那个猫头人身的月亮女神巴斯特,在埃及人的眼中月亮女神的魔力强大无比,是专门掌管月亮、生育和果实丰收之神。
悠闲的晒太阳
猫咪纪念品
猫的某些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如夜行或漫游生活、毫不隐蔽的公开性爱生活和多产,正好和月亮女神巴斯特的职责相符合,也就很自然地和月亮女神联系在一起了。因此猫在埃及,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埃及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它们很融洽的和人们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