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十世纪和十一世纪初已有居民,城市初建于十三世纪中叶,1596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瓦萨三世将皇室和中央政府由克拉科夫迁至华沙,始定为首都。十八世纪初起受外国统治达二百多年,在1655年至1657年的一场战争中,华沙遭到严重破坏,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又多次被异族占领和统治。1918年华沙再次成为波兰首都。1919年起复为波兰首都。1920年人口即超过百万,为当时欧洲大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严重破坏,战后迅速重建。
1945年华沙摆脱战争后,便按原样重建城市,不仅保持了中世纪古城的风貌,而且兴建新市区,超过了战前的规模和水平。在重建过程中,保护和修复历史古迹的工作受到格外重视,战前市内900多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几乎都进行了修复和整饰,那些昔日的宫殿、教堂、城堡等更加显得巍峨壮观。今天的华沙市依然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境外的游客。
传说
华沙波兰语为Warszawa,相传由一对恋人的名字华尔西(Wars)和沙娃(Zawa)组成,他们冲破重重阻挠,最终结为夫妻。为了纪念他们这种勇敢而取名华沙。
文化
华沙始终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境外的游客。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连着一幢,各种商店、饭馆、旅店、宾馆比比皆是。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学宫顶端,眺望四周,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华沙美景一览无余。华沙市区内还有波兰科学院、歌剧院、音乐厅和可容纳近10万观众的“十周年体育场”。
环境
气候特点:华沙的气候属于大陆潮湿,平均气温为17度,在一月最低时-5度,在七月时最高30度,气候宜人。平均雨量每年680毫米,7月为最多雨量月份。华沙最佳旅游时间是是5-9月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