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鹊界的背面,有万亩金银花基地,还有48座瑶人寨遗址等人文景观。据调查,紫鹊界梯田形成至现时的规模,已有上二千年的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个民族数十代先民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梅山地城一处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明正德三年(1519),这里因饥荒发生瑶民起义,战争长达70年,死伤无数,后有善人常烧纸钱赈济冤魂,人们便顺其事更其名日“纸钱界”。清代又被称作 “纸鹊界”。最近有学者将纸鹊界改为“紫鹊界”,得到大家认可。这里民风淳朴,苗瑶风俗世代相传,梅山山歌独具韵味,妇孺皆知;梅山饮食、梅山武术等风格独特;紫鹊民居古色古香、颇有特色;草龙舞、傩面狮身舞等风俗表演更是原始神秘、别有风情。
百牛凼
百牛凼位于水车镇最高峰风车巷北坡与奉家镇的接界处。在众山之中,有一处面积达数百亩的奇特地貌,突兀一百个小山包,高的十几米,矮的仅几米,起起伏伏。在这些山包沟壑间,涌出一股股清泉,在山与山之间,酿成一个个小湖,然后又汇成小溪,向奉家山方向流去。登上土地坳,俯瞰百牛凼,如百头仙牛,嬉戏于水中。
千年古樟
紫鹊界东麓楼下村有一棵千年古樟,相传为唐代所植。树高28米,树围7.5米,树干四米高处,有一明显空洞,经长年腐叶尘土的堆积,又从腹中长出一棵碗口粗的幼树,形成树中树奇观。据传,此樟树具有人之灵性,丰年树茂,灾年萎容。当地百姓,纷纷把家里的小孩“寄托”予这棵树,以得到树神的庇护。每当初一、十五,这里香烟萦绕,鞭炮声声。
龙王潭
龙王潭位于龙湘村与正龙村接壤之处,有上下三潭,呈墨绿色,潭与潭之间有瀑布相连。中潭左侧天生一仙人桥,长约3米,宽约0.5米,人可通过此桥进入上潭。河床由整块巨石组成,流水在河床上形成优美曲线。中潭与下潭之间的瀑布,宽约8米,高3米,呈流线形飞泻而下。潭旁建龙王庙。
彩彩和尚墓
清乾隆年间,37世僧普佰,字彩彩,率众在此修行,香火旺盛,有“日进碎银二升”之誉。彩彩即在殿前修五尺宽石板大道700余米,240余级,并自建墓庐一座,直径11米,高2.5米,内建墓室,券弧拱,前有石门,高1.2米,宽0.9米,门楣镌“弥无不夜”四字,墓顶有围栏,呈椅状,中央建三层石塔,高2米许,镌有“彩彩和尚墓”字样。彩彩和尚乾隆38年(1773年)去世,其徒勒碑,并将遗体安葬在墓室石棺内,棺上盖有琉璃瓦,呈宫殿状,外用整石封门。可惜文革中棺木被毁,仅存石床。彩彩和尚墓是娄底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尚塔墓。
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位于新化县水车镇上溪村,始建于清代,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为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依次为戏楼、正殿、两侧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天井。宗祠正门牌楼八柱三门斗拱重檐歇山顶,两侧有抱鼓石座和杨世福书写“环青堂甘泉记”石碑等,祠内珍藏有匾额、柱联、花轿和精美的镂空“双龙戏珠云龙图”工艺木雕。宗祠梁、枋、门窗及墙壁上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雕塑和壁画图案丰富。
紫鹊界漂流
紫鹊界原生态漂流位于新化县奉家镇横江村,毗邻古桃花源,全程6.8公里,落差高达80多米。河流蜿蜒别致,激流阵阵,浪花飞溅,两岩山势严峻,茂林修竹,翠色盈目。飘艇越过大黑塘、火石岩、石牛塘、飞水洞等景点,惊险刺激,变化万千,仿佛置身于悠远的旷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