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小调子是彝族尼苏支系人在与汉族的文化交往中,相互吸引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水小调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 活的 各个领域,同时也涵盖了建水彝族花灯音乐,音调质朴流畅、含蓄细腻。建水小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族小调的唱词格律,并结合建水彝族民间音乐的传统 音调而成为特有的歌种。
小调子唱词内容广泛,启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尼苏人的风俗、爱情、痛苦、辛酸和愿望在唱词中深刻反映。内容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 十二 月"、"十朵"、"十合"、"五更"等节令和景物联结唱词,使内容按一定的规律发展下去。音乐机构严谨。音调质朴流畅,含蓄细腻。旋律线起伏较小。以两个 乐句构成上下句,在两个乐句的基础上,随感情变化来完成一层内容。终止式亦较有特点,在上下句的乐句中,第一乐句结束在调式主音和五级音上,形成半终止, 第二乐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乐句的中间和结尾,不断加入富有地方色彩的衬词。衬句和衬腔乐句,使音调不断延伸扩充。
小调子在建水地区有重大影响,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调子贝彝族花灯的唱腔直接吸收和间接运用,成为灯剧中的重要唱腔。相反,一些经过彝族灯剧发展的小调,有成为广泛传唱的小调子。
著名的建水小调有滇南彝族四大腔的《沙莜腔》《海菜腔》《五三腔》《四腔》,《西厢坝子一窝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