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南方向的秋口镇,交通:想从婺源县城到李坑;可以乘坐每天6:00—16:30分钟从县城到江湾和晓起的班车,这些车都经过李坑村路口下站,车程约20分钟到达。李坑其中的“坑”我认为是一个地洞的意思哦,看来我想错了,那只是村民都居住于小溪,所以当地人称“溪”为“坑”。相传古村初建时,全村村民差不多都为姓李,故名李坑,听说还有号称“小桥流水人家”,自己曾经到过江苏和淅江各个古镇,看过周庄乌镇,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看看李坑怎么个小桥流水法。后来明白乌镇和周庄都是城市化了的“小桥、流水”,李坑和它们很不同,李坑是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和傍溪而立的村宅还有跨溪而横的小桥。李坑村头的溪水边有三座标志性建筑:小廊桥、牌坊和文昌阁,它们好象在诉说着李坑村的过去和现在。
走在石板小道上看见狮傩庙,一座庙宇贴紧河边的石板小道,河上有几座小桥。
关于这个狮傩庙,我翻阅了不少资料,竟然找不出这庙的具体资料才明白是个新建的庙宇而己。
出狮傩庙,往前走这里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依山傍水的村落,村子不大,古朴的徽派建筑,虽然不及周庄那么有名气,不过算是一个水乡,有小桥、流水和人家的。
李坑号称小桥流水一点也不假,一块块木板架在小溪上,连接了两岸。
这房子是徽派建筑,外墙和大门十分简朴。进入门口一抬看类似天井,厅堂里也是标准古徽派,精美的木雕诉说着家族的古老和辉煌。
很显然,这堂经过修整的,里面的东西有仿古建造的成分。
一座黑色高大的申明亭,据说是古时作为村里聚会村民批评违反村规者的场所,颇有点现今议事厅的味道。凡是村中经审查有过错的人,不许从亭中走过,而必须从亭边的石头小径低头绕过,以思悔改。
亭子对面的小溪上有座名叫通济桥,可是货真价实的单孔石桥,建于明代。
小溪边就是客栈,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双龙客栈是李坑的一家农家餐厅,建筑古朴,电视连续剧“青花”曾经在这里取景拍摄过。
双龙客栈对面的光明茶楼布置得古色古香,沿着茶楼的走廊,有露天阳台,可以尽情地一边喝茶一边享受阳光。
步入李坑,仿佛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
李坑最有名望的是南宋时期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这位南宋的武状元李知诚看透了朝廷的黑暗,辞官回乡隐居。现在的武状元故居,遗留只剩后花园中有用青石板围砌的鱼塘,清冷冷的水中有数十尾草鱼和红鲤鱼在游动。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后院的有棵五百年的紫薇树,树枝看似枯萎,但是用手轻轻地抚摸树皮,全树枝叶会象痒痒轻摇不已,真有意思啊。
上小山坡回看望那房子古老也破旧,这样的景点,不知道能否维持多久……
在山上俯瞰整个李坑村的面貌,这就是李坑村最有代表性的景色。马头墙灰瓦,古朴破旧的民居,仿佛是活生生一幅“古村依山傍水”的景象。
在这里可以欣赏村庄的全景,也看到光明茶楼和双龙客栈,是好一处得天独厚的最佳俯瞰地点。
街边人家的马头墙、青砖和灰瓦整体色彩都是黑白相间,给人一种朴素谈雅的美感。
李坑村民家有样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叫火桶。火桶的样子就跟倒置的木桶似的,上面一半敞开,下面可以放入一个火盆,人就坐在上面取暖。由于冬天一到,这里村民几乎都靠一个火桶,坐在上面吃饭、晒太阳也可以空调省电,火桶成了这里的一大景观,好象北方人的火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