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沿着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海滨公路行驶是个让人赏心悦目的经历:丘陵起伏的地貌,到处长着缀着三毛笔下那倔强的橄榄树。地中海海水碧蓝,放下车窗,扑面而来的空气里有着海风的微咸。在安达卢西亚旅行了几天,一直走在乡村和古迹间: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龙达峡谷和老城,一路惊喜。但如果缺了马拉加,这一次的旅行还算不上完整。马拉加是西班牙南部最重要的海港,也是大名鼎鼎的毕加索出生之地。太阳海岸(Costa de Sol)的盛名源于这里冬日温暖的阳光,冬日在这儿晒上场太阳实在是件美事。
马拉加的阳光和美食这些年名气越来越大,不仅仅吸引了大批欧洲游客来这里度假,也有越来越多的亚洲游客开始关注这里。上一个秋日,马拉加举办的国际旅游展会上,就有众多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旅行社出席,争相登陆这片旅游“新大陆”。当地旅游局的官员坦言,马拉加已经向中国敞开了大门,热情地等待着来自东方的游客尽享地中海岸边的阳光细沙,以及安达卢西亚丰富多元的文化风情。
在老城中与惊喜相遇
下榻的酒店离港口不远,门口车水马龙。一家家的品牌店紧挨着,豪华酒店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装潢处处渗透着现代艺术的元素,和传统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形成鲜明的对比。酒店顶楼是餐厅,推开玻璃门就可以去露台上鸟瞰全城。马拉加三侧环山,一面临水,正是风水先生所说的聚宝地理。城在山水环抱中,从高处看去,新老建筑高低参差着,有的色彩鲜艳,有的年老斑驳,传统和现代在同一座小城中交融着,相依相伴。
从酒店出来,路上游人如织。著名的马拉加大教堂就在右边。刚才从酒店房间的窗户里,还只能见到的钟塔和顶棚,此刻已经站在了面前,被它的建筑气势小小震了一下。我们在广场的露天酒吧找了个位置坐下,要了杯啤酒,仔细品味教堂的建筑。最初的建筑师颇有些气势和底气,文艺复兴风格的设计勾勒出了教堂大体的框架。透过庭院里的棕榈树群,可以清楚看见教堂底部巨大的石块,线条粗犷。很难想象当时的工匠是怎么将这些巨石搬运安装到准确的位置的。不过遗憾的是,教堂的建造过程中资金出了问题,到装修后期,不少细节只能草草完工,整体的风格多少受了些影响。
马拉加也有老城,纵横交错的小街。随意走去,不小心,就会遇到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西班牙教堂多,马拉加也不例外。从街上走过,侧面一扇厚重的木门,漆得色彩鲜红。走进去,却发现是座殿堂幽深的教堂,喇叭里播放着低沉回旋的赞美诗,神坛前烛火点点,庄重里更显得几分神秘。一位吉普赛大妈端坐在门边的椅子上,门缝里透入的光线照在她身上,俨然就是幅立体的油画。
穿过一条小巷,两边的石墙刷满色彩鲜艳的油漆。一段墙面上是构思颇为奇特的涂鸦,有些像阿拉伯文化中千变万化的几何图案装饰,涂鸦者大概颇费了番心思。不远处有个不起眼的小门,里面是座典型西班牙风格的四方中庭,完整的回廊,二楼的瓦檐下是整齐的木栏杆。房子很有些年代,外面标记这儿是所中学。院里墙上钉着块铭牌,陪同的朋友翻译说,“Severo Ochoa,从这里毕业,他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毕加索的故乡
马拉加是印象派大师毕加索的出生地,在这里他接受了最早的启蒙教育。大师的故居在街角,一栋4层的楼房,为了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探访,这里已经被精心地重整过,墙壁粉刷得崭新。一楼是商店,橱窗和柜台里都是由毕加索的画演绎出的各种纪念品。通过一道小门,攀着狭窄的楼梯上楼,楼道里是毕加索不同年代的照片。楼上的房间现在是博物馆。屋子几经易手,除了建筑本身,室内和大师童年有关的痕迹已然难寻。厅里陈列着一些他的作品。因为毕加索的主要作品都收集在巴黎和马德里,这里的展览更集中在毕加索早年的故事。有趣的是客厅里有一幅他父亲的作品。大师的父亲也是画家,而且是艺术学院的教授。画架上一米见方的油画,画中的兔子,严谨有余,目光却显得呆滞,灵动不足。毕加索早年从父学画,到13岁时,父亲发现儿子的才华已然超越自己,就此封笔不再绘画,将毕加索送出家门另从名师。极其扎实的基础和超人的天分,终于造就一代宗师。
巧合的是,半年后当我再次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在巴塞罗那的西班牙民俗村里的一间私人博物馆,终于见到了毕加索13岁时的画作,画像上是一位苍老的渔民,苍老的皱纹勾勒出渔民艰辛的生活,无奈与困惑在老翁的眼睛中被画者描绘得淋漓尽致,不难看出13岁的毕加索绘画的功底和对生活的观察力,难怪此时的父亲已被孩子的天赋所折服。
博物馆紧挨着一座小型广场,树荫下成群的鸽子在吃游客撒下的面包屑。走近了,鸽群就扑啦啦漫天飞起,空中羽毛翻飞。在欧洲历史上,鸽子一直是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远在圣经旧约诺亚方舟的时代,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就已是报告和平的象征。欧洲几乎所有的老城里都能见到鸽子的身影。毕加索的和平鸽,更是赋予了这小小生灵更为深远的意义。
附近的小街上有家叫El Pimpi的餐厅。进得门去,是一条幽深的长廊,墙上挂着颇有些年代的招贴画,吧台坐满年轻人,和调酒师调侃着,笑声此起彼伏。再往里走才是餐厅。也许是沾了大师的灵气,这里的餐馆装饰也颇有品位。这家餐厅也是处著名的酒窖,依墙高高地摞着许多层已经退休的老橡木酒桶,一圈圈的圆,一道道的弧线,如现代派的装潢,却又处处透着古旧,不动声色地点名了自己的名门身份。就着美酒,品尝服务生流水般捧上桌来的西班牙著名小吃Tapas,小块的面包蘸了橄榄油烤得焦脆,然后把新鲜的番茄均匀地涂抹在面包上,再平铺一层来自西班牙大名鼎鼎的火腿或是当地新鲜的生鱼片,色彩搭配如讲究的工艺品。Tapas在西班牙品种很多,似乎连当地人都说不上每种的准确名字。
太阳海岸的慵懒时光
阿卡萨瓦(Alcazaba)在阿拉伯语里是城堡的意思。马拉加的城堡早失去了当年的功能,倒是城下的新派餐厅MR1,美食的讲究让我们记忆深刻。现代西班牙的食物遵循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兼顾和调和着各种文化和胃口间的平衡。结合各种文化背景和口味的新派餐厅也就应运而生。似乎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特别是到了地中海的沿岸地带,吃喝就是头等大事。刚刚吃过美味大餐,饭饱酒尚未足,那就转战希布拉尔法罗(Gibralfaro)。这也是座古城堡,建筑在山顶,居高临下可以俯瞰下面的海湾。城堡的露天酒吧,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边喝啤酒边聊天,马拉加的海天全景就在脚下,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马拉加位处欧洲最南端,面对地中海,是著名的太阳海岸所在,当然也就成为了欧洲人酷爱的度假天堂。从马拉加放射而出的海岸连绵不断,即使是最繁忙的季节,不论你在城市的哪里,走不远就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沙滩。讲究的打开自己带来的沙滩椅,随意的就地铺开浴巾,戴上墨镜,就能舒舒服服地懒散一天。游游泳,看看书,再晒着太阳睡一觉,在地中海度假就该像当地人一样学会把自己的节奏放慢。
马拉加海产很多,以水产为主的餐馆更是不计其数。但真要说到吃,马拉加的特色烤小鱼是我们此行的又一处惊喜。El Palo海滩的Restaurant Maricuchi紧临海滨,和沙滩就隔开一条窄窄的路。室内有桌椅,但几乎所有的食客都会在临街搭起的大凉棚下入座。和国内的大排档差不多的是,可以按照菜单点菜,更好玩的则是直接看着柜台里摆放的实品下单。写好单,要上一大杯啤酒,看伙计走到路边,隔着马路对沙滩边的小伙子大声嚷嚷:“开始烤吧!”对面沙滩上有很多茅草盖顶、四周敞开的棚子。每个棚子里都有条几尺长的小船,放在坚实的架子上。走近看,才发现那船可不是为了出海,而是用铁板焊制的大型露天烤炉。船身内炭火熊熊,烤鱼的伙计用铁钎戳起一串串新鲜的小鱼,然后按客人的具体要求蘸上调料,在炭火上翻来覆去地烤,远远就能闻到香气。等烤成了,就将挂满小鱼的铁钎竖起来,插在炭火边暖着,等伙计过来取。这是当地渔民最喜欢的吃鱼方法,久而久之,名气渐渐传开,惹得到这里来的人都会来海滨吃上几串。
烤得焦黄的小鱼一盘盘上桌,食客们大呼小叫,全无正式西餐里那种拘谨,反倒是大排档里的豪气和爽快。在欧洲大陆上,性格最为豪放的大概就是西班牙人了,各个能吃会喝,再加上坐在海风拂面的环境里,自然更是意气风发。风卷残云般,美食已然下肚。端着酒杯意犹未尽,正好走来肩扛手风琴的游唱艺人,于是歌声,笑声,欢呼声,就着烤鱼的香味,飘散在马拉加的海滩。
文章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