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飞往米兰的班机,舷窗外的星星和机舱里的乘客一样稀稀落落,寥落,黯淡,午夜的客人看上去都是没精打采的,我的意大利之行就这样开始了,这是我第一次去欧洲,在我前面座位上一位银发绅士始终坐得笔挺,没有象其他客人那般抬起座位的扶手躺翻在四人座位上,虽然我困得不行,但还是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躺下去,终于大多数人都旁若无人的睡下了,我前面的意大利男人也站起把外套脱下仔细地叠起,转过身给了我一个笑脸,关灯。大家都睡了,宽大的空客340里,70多位乘客都睡了,我悄悄的释放出我的兴奋,对着黑夜咧嘴大笑,这一夜一定美好,因为我在万米高空,因为醒来我就会在米兰。
十个小时之后,我醒了,惊异于一向敏感的自己睡了这么久,揉揉眼睛,窗外正是清晨,能看见绵延的群山,还有隐约的积雪,应该就是阿尔卑斯了,也许因为对这次意大利之行的期望,十三个小时的飞行好像也变得很短暂。跟着导游,拖着行李过了海关。米兰,小小的安静的并不崭新的马尔彭撒机场大厅出现在我眼前,这就是米兰?没有强烈的异乡感觉,我使劲的想去感受,虽然满眼的意大利文,但是,没有。我知道了,因为我们是团队,因为还有同乡,这种异乡的感觉甚至比不上一个人在地铁里时触摸到的内心的慌张。随后的多天,我一直徘徊在团队和异乡的矛盾中,我总是希望掉队,总是刻意保持和团队的距离,因为我想找到异乡的感觉。
意大利的阳光就这么肆意的照在我身上,虽然八月,但清晨不会觉得燥热,清爽温暖,浑身舒泰。我饥渴的看着周围,深怕错过了一处风景,可惜的是,意大利高速公路沿线实在没有任何景色可言,想象中欧洲浓烈的田野大色块都是被稀疏的田野替代,一如中世纪的质朴,农田里只有散落着的草垫垛是我不曾见过的。
第一站到达的是一个古堡,好像就在市中心,台湾导游说了半天,隐约听见甚么史丰哲家族之类,大家就稀里糊涂的进去了,既然从导游那里无法得到更多的信息,那我只能试图多留下点痕迹,拼命的从各个角度拍照,想着回国后慢慢回味。谁知道这种糊涂的状态,这种心态持续在随后八天的点滴行程中,每一处的时间都很有限,每一处的遗迹都让人叹止,但是没有时间细品,没有时间让手指在光滑的大理石上摩娑,没有时间与站在米兰教堂顶上的诸神凝视片刻,我就得离开。动用了一切的感官,触摸的是千年的沉淀,呼吸的是意大利的espresso的香浓气味,眼前飞过的是摩托车手的黑发,耳边则是一个个帅如阿波罗的挺拔的男人温柔的招呼,在愈来愈强烈的意大利阳光下,我开始沉醉,我掉队了。我的领队也开始埋怨我。而我却旁若无人贪婪的吮吸着关于意大利关于米兰的一切,我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到这个华丽时尚之都,就像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能拥有现在的一切,我所能做的只是用劲全身的力气去抓住。
午后的米兰,开始了意大利之行的第一顿正餐,这是一家中国餐馆,虽然菜的口味已经明显欧化,可惜的是精明的浙江女老板在人品上却依然流露着中国小商人的狡黠,这让我开始担心后面的用餐,美食永远都是我旅行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不能因为心情而影响我的味蕾,隐隐开始担忧起来,好在我的朋友中有小事糊涂大事精明的男人,把零花钱都放在他们身上,不用为了几个欧元去较真,可以换来一顿心情胃口俱佳的美味。
离开米兰前往维罗纳。高速公路上,眩晕一次次侵袭,如果不是偶尔的路边标识,这里其实就是江浙最常见的高速公路,除了公路上的车辆略显干净之外,我得不断提醒自己这里是亚平宁半岛的北部,不远处就会有一座神秘的阳台——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聚的地方——爱情开始的地方,一个典型的欧洲小镇,我们来到的时候,小镇上现存世界第三大圆形竞技场正要上演比才的歌剧《卡门》,墙砖已经剥离,竞技场看上去不经风雨,但演出用的几百盏电脑灯已经高高架起,帷幕尚未拉起,但卡门熟悉的旋律似乎已经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已经回荡在小镇的上空,这也许就是欧洲人的生活,喝咖啡,听歌剧,散淡的,漫不经心的,太阳就落山了。九点钟,该吃晚饭了。
第一夜,我们住在威尼斯的近郊的皇冠酒店。兴奋和时差让我们很早就醒了,默契中蹑手蹑脚的溜出了酒店,享受没有团队的束缚,威尼斯的清晨是宁静的,微凉的,一幢幢或简易或豪华的town house在风中显得格外的清丽,每一户人家都养狗,每当我们驻足欣赏威尼斯人家的院落时,他们的狂吠都让我心惊,然而更大的惊异在于每一户人家都显示出主人独特的心情,窗台上,廊檐下,随意摆放的草花,白色的藤椅,彩色的遮阳帘,这里的人们莫非都是达芬奇的后人。先前听说的意大利浓烈的色彩就在这个清晨袭来了。威尼斯水城,前人有过太多的描述了,我无法叙述出一个别样的威尼斯,只是,在圣马可广场上那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咖啡馆前,我假想着卢梭也许就站在我此刻站过的台阶上,而我,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头脑。回来后我才知道圣马可原来是《新约·马太福音》的作者。威尼斯有着太多的游客,在这里世界上任何国籍的人估计都能找得到,广场上人群摩肩接踵,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如果大家都带上华丽的假面翩翩起舞,这一定会是最热闹的舞会,亚德里亚的海水据说在慢慢淹没这座城市,罗马帝国的辉煌不应该随着海平面的上涨而落幕吧。在威尼斯我们找到了ETRO这个品牌,一个绽放着意大利最热情花朵的品牌,这也是我在意大利八天唯一看见她的一次,这个品牌因为色彩太过浓烈太过张扬已经撤出我所在的城市,以后要看见她可能会更难了,欣然挑选了两件衬衫,以资纪念,为渐行渐远的ETRO,为渐行渐远的威尼斯。
写到这里,我有点害怕了,莫非流水帐就这样么,还是每一处的浮光掠影其实在我心里都深深刻上了印记?我的心情在每一次温习照片的过程中又舒展开来。
匆匆威尼斯,因为购物,我们只能一边啃着匹萨一边飞奔赶时间,队友们虽然不悦,但都勤恳的跟在我身后。下午我们来到了比萨,这个小城因为各种颜色小贩的吆喝而热闹不已,喧哗的程度不亚于长城脚下和东京的浅草雷门寺,人到了这种环境里,想不俗都不行,我们夸张的做出各种姿势和这座塔亲密了一次又一次,围着斜塔,我们走了整整一圈,斜塔下有中文介绍,发现了一个错别字,可是不知该向谁举报。难得有一点悠闲,我们像欧洲人一样随意的坐在背阴的台阶上,看着周围的人,听不懂他们的聊天,只能揣测他们的关系,推想着他们的生活,那一刻,我们不像是个观光客了,我喜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虽然有可能他们也并非本地人。难以预料的是,比萨的小贩竟然会说“老板,你好”,甚至还有一家中国饭店,为了弥补同行的朋友,我请大家吃了牛肉通心粉,景点的餐厅通常只有这样的快餐,通心粉端上来的时候让人失望至极,貌似微波炉加热的半成品。无奈叉起一撮,却被扑鼻的芝士香倒了。意大利的奶制品,不服不行。看着狼吞虎咽的朋友们,我想他们一定已经原谅了我对于午餐的草率,也一定会在后面的时间里陪着我不停的逛街扫货。
这一夜,我们住在翡冷翠近郊的高速公路旁边,有一点点的不安全感,从窗户望出去,对面就是一个高速公路的休息站,杂乱,不洁,停着各式的卡车,带着墨镜的卡车司机们像极了意大利著名的黑手党,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的,我都胆战的认为是枪,然后就像电影里的那一幕。真是枉付了翡冷翠这么个好名字。翡冷翠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也许是因为处处都是历史的遗迹,这么多的历史堆积反而让人顾接不暇了。导游依旧说不出所以然,来了一个莫明其妙的地陪,说着背书式的语言,谁又要听呢。自己一点点的看吧,在王宫旁那条满是雕像的走廊上,我无语了,米开朗其罗,但丁,伽利略,达芬奇,还有我不认识的诸位大师,表情是各不相同的,但眼神却又不尽相同,细腻的、悲悯的、坚定的,第一次会觉得雕塑是有生命的,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可以在瞬间静止,任由我和大师的眼神交流。继续沿着走廊,出现在眼前的俨然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看见神勇的美杜莎提着人头的铜像时候,我会心的笑了,在我爱人的床头有一个水晶的美杜沙烟缸,那是我送的生日礼物,来自Versace的设计。在翡冷翠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很后悔都花在了寻找品牌上,于是在最后的时刻毅然的离开大部队自己行动,事实证明完全正确,走在翡冷翠的小巷里,脚下是古砖,路边的房屋几乎都有着百年的历史,我们看不到现在,也无法感知现在,你可以认为自己是十五世纪的那个妇人,用丰腴的手指捏着裙摆小心地跨上马车去参加舞会;你也可以是为了生活奔波的艺人,在街头支起画架,勾勒出一个个贵族的侧面;你也可以是那个多情的才子,为了翡冷翠的一夜,在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但你一定不是一个游客,走在繁华落尽的翡冷翠,不断的被商人招呼进皮具店。
翡冷翠的近郊有一家著名的outlet——THE MALL,我像一个当地人一样在里面恣意的寻找合适的折扣商品,买了大包小包,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语言不通,虽然这里的外国人不多,但为何我感觉不到异乡呢?在开往西耶纳的大巴上我一直想找出这个困扰了我很多天的问题答案。我的远游并不多,过去一直沉迷于在陌生城市行走的感觉,在上海,在香港,在北京,在深圳,在这些其实姑且可以称得上是家乡、家园的地方,我会有游子的感觉,在试图融入当地人生活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感觉我和异乡之间的隔阂与界限,我会思念起自己内心的故乡;可是到了千里之外的欧洲,这条界限竟然不那么清晰了,这里的生活仿佛就是内心自己一直向往一直渴望一直遵循的,人与人之间有距离的亲近感,人们的散淡,人们的偶尔的刻板、教条,人们对文明的景仰,这难道就是一颗摩羯的心?我还不能就这样回答。
来到西耶纳之前,一直认为这只是一个汽车的品牌,不曾想这竟然又是一个古都,因为整座城都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得下车步行入城,远眺西耶纳,一片赭黄色的房子在夕阳中泛出金色的光芒,依山而建的古城里道路多半起伏,走在这样的街镇难免消耗体力,我的朋友们很快就放弃了前行,死活赖在路边的咖啡座,这些家伙在意大利的8天估计把一辈子的咖啡都喝了。眼前出现了一片台阶,勉强往上前行,不知转角处会有怎样的风景,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先前一直狭窄逼仄的小街巷竟在这台阶之上豁然开朗,一个漂亮的广场出现在面前,依旧是教堂,钟楼,洗礼堂,但各种层次的赭黄色夹杂着白色呈现出来时,竟然也这般绚烂,导游说来说去的只是古老的历史和枯燥的数字,不由心生疑问,强大的罗马帝国难道没有经历战争洗礼没有经历朝代更替?这里也曾是托斯卡纳的中心城市啊,为何他们的历史都这样漫不经心为今人所用?住在百年前的房子里,踩在几百年的地砖上,扣开的教堂大门都比自己的曾曾祖父年龄还大,历史在这里不是用来顶礼膜拜的,所以人们不会轻易的拆掉重来不会轻易的去否定去改变。这也就是所谓的敬、畏吧。在西耶纳我的敬畏是,浙江人太厉害了,这样的小镇也有他们的餐馆。餐馆的中央竟然还有一尊观音菩萨。
离开西耶纳,这一夜住在意大利的度假区CHIANCIANO,这一片地区有各式各样的度假酒店,夜晚的意大利,异常凉爽,空调是不需要的,当地人不少都坐在临街的地方喝咖啡喝啤酒,商店都亮着灯却都打烊了,想象不出他们晚上都在做什么呢?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一家的酒店电梯,只容得下两个人和两只箱子,电梯门是一扇木门,需要手动才能关上打开,古典得近似于一个玩具。第二天要去庞贝了,导游让我们做好准备,要坐四个小时的车,还要在太阳下走很多的路。真的很难理解这样的旅行,每天的行程都宛若一场战役,也许旅行注定就是紧张的吧。第二天很早上路,直到中午我们才到了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著名的港口,毗邻地中海,垃圾,涂鸦,是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是任凭城市的脏乱,天空依然清澈,不远处的维苏威火山轮廓清晰。渐渐进入城市中心,脏乱的感觉略微改善,那不勒斯开始显现出随和的模样,街巷大多狭窄,没有拒人千里的冷冰面孔,看见中国人也表现出友好的好奇,本应是繁忙的港口也因为季节的原因放慢了节奏,导游说这里的经济比北方差,消费低,人们就顺利成章的懒散下来,商店十二点多就关门了,直到我们吃完午饭两点多,他们仍然在休息,导游说了,很可能一个下午就都关门歇业着。从那不勒斯到庞贝,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路,明晃晃的太阳下,我们走进了这座尘封的城市,太阳过于强烈,废墟竟然有了那么一点不真实。游客不是很多,因为庞贝的名气,一直期待与他的相遇是应该在落雨的午后,刮着寒风,微微阴沉的天气里,毕竟这里上演过罗马的悲剧。然而太阳改变了这种心情,更多的是惊叹2000多年前人们的智慧,古老的集市,斑斓的壁画,喧闹的公共浴室,豪华的庭院,少了缅怀多了惊呼。古城的中心广场有一片圈起的区域,里面陈列的都是在古城挖掘出的文物,其中还有两具人体的骨骼,至今保持当年颔首俯卧的体态,那一刻,所有的人都想到了几个月前的汶川。
在庞贝古城外我见到了意大利很少见到的大片的茂密树林,此前的数天里,城市里一直少见树木,草坪。让人纳闷的又何止于此呢,意大利有很多的算不上豪华的房车,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开车出来度假,虽然生活不够富裕,但是该享受的倒是一点不落。
写到这里,思绪开始了一点停滞,笔下不畅。再看看那些照片吧。
在意大利过得最有风情的一个晚上,是在庞贝回来的那天,我们又回到了那不勒斯,这是一座倚山而建的酒店,酒店的大门是个山洞,从山洞里坐电梯才能到达酒店的大堂,这已经是在半山腰了,这座酒店估计有点名气,因为一场婚礼刚刚结束,而晚间酒店的游泳池畔又在进行一场有乐手的露天生日会,我和朋友们寻着歌声闯了进去,泳池的水波荡漾,乐手浅唱低吟,人们虽然没有盛装,但都温文尔雅,没有人搭理我们,也没有侍应招呼,即使我们使劲挥手,也无人理睬,我们这才意识到这是私人聚会,匆匆离开,找到白天举办婚礼的地方,坐在花架下,叫了啤酒,对面也是一座山,山间有星星点点的灯光,背后则是那不勒斯海湾,周围一桌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说着英语,估计是一个老年旅行团,大家都是AA制,虽然只能算上是简单的露天酒吧聚会,但他们穿着一丝不苟,精致的妆容和笑容很有感染力。外国人可以只喝啤酒,我们是一定需要下酒菜的,好在来的时候带了真空包装的凤爪和外婆醉鱼,甚至小核桃,我们可以一直喝到微醺,醉在八月的那波利。
这一天难得是阴天,我们今天还是会在那不勒斯转悠,上午会去苏莲托,那首著名的《重归苏莲托》,好听的意大利民歌。苏莲托是一座海边的山城,大巴车在悬崖峭壁上顺着狭窄的小路奔驰,一路蜿蜒曲折,宛如帕瓦罗蒂的旋律一样婉转悠扬,峰回路转,时不时能看见窗外湛蓝的地中海,阳光忽隐忽现,让我领略到不同的海水蓝。到达苏莲托小镇的时候,阳光已经完全铺射下来,这里完全不同于那不勒斯的杂乱,小城干净优雅,纯净明朗,满目的绚烂色彩,和先前去过的城市都不相同,这座城市似乎没有过多古老的气息,整齐的街道两边都是精致的商店和咖啡座,耳边隐约有记忆中的音乐,明亮的歌声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虽然只走过小镇的角落,一种沁人心脾的韵致却油然而生,似乎用言语都无法准确的表述出苏莲托给你的感受,只是我们停留的时间太短太短,以至于回来后我和朋友们反复提到这个地方时,他们竟然浑噩一头雾水。
重回那波利,给大家足够的逛街时间,可惜因为周末,少有商店营业,我们终于坐在那波利最著名的街边咖啡座,慢慢品尝提拉米苏,野莓芝士蛋糕,当然还有cappucino,意大利的甜品异常好吃,那种浓烈的甜直逼味觉的极限,甜香中充满了牛奶的润滑,但是却一点都不腻人,也许是因为必须配合咖啡的浓香,所以口味才会那么浓重,完全不似日本甜食的清淡可人。提拉米苏不愧是源自意大利,在国内从未领略提拉米苏如此丰富的入口层次,可可的粉末,软滑的芝士混合着奶油,还有被咖啡浸透的手指饼。对于一向爱好甜食的我,意大利的甜品是可以回忆的。这是我们旅途中最为悠闲的一个下午了,在国内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心境和机会,在这里没有手机铃声的干扰,整个世界里只有我自己,在意大利的露天咖啡座,大家相对凝视,平日里难得有这样的时间相处,真正有了时间,却又无语。坐在街边的当地人,有的看书有的聊天有更多的都是在对着远方沉思,回想国内的生活,忙碌一天之后只想放松睡觉,哪还有时间精力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斟酌生活的本身,去找到内心的需求。在这样的时刻,人们会发现欧洲并不仅仅是表象的宁静。
终于来到了罗马,临近行程的最后,酒店的水准也变得虎头蛇尾起来,这是意大利的最后一夜了,坐在地毯上,开始收拾回家的行囊,小心折起在意大利寻觅到的衣服,心中已经在开始思念几天前去过的地方,同屋已经鼾声如雷,只剩下我站在窗前,等待黎明。
梵蒂冈,罗马,要在一天的时间里走遍,我已经不报甚么希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了,由于从小对历史的抵触,世界历史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只能凭着对文艺复兴的时期一些文艺作品的印象来理解今天的走马观花了。走进梵蒂冈教堂前的圣彼得广场,我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呼吸,贝尔尼尼,一定不会错,一定是出自他的手笔,200多根柱廊宛若上帝的手臂,把他的子孙一一纳入他的怀抱,阳光普照下,又是一份错综复杂的光和影的叠像。贝尔尼尼,巴洛克的代表大师,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位大师在国内却很少有介绍。这里是天主教的中心,来这儿的人们表情大多虔诚,虽然我们都是异教徒,但这里的气氛确实很有感染力,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我很是收敛自己的表情和声音。经过安检进入教堂,各式以宗教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吸引了大量的目光,我们俩牵着手,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处做弥撒的地方,这里要求绝对的安静,不能摄像不能嚼口香糖,门口站着的工作人员,清一色的黑色西装,耳朵上还挂着对讲机,大家都坐在长条椅上托着下巴和上帝默语,我们也装模作样的和上帝说了点心里话。宗教的力量真的是不可低估,一方面人们精神上可以有寄托,另一方面也有很好的震慑作用。但对于我这样的无神无畏无寄托的自由分子,宗教是只可远观的,我亲眼所见一位金发妇女对着神父在忏悔,面色凝重,让我也隐隐为她担忧起来。
在教堂,买了明信片,出来找到邮局却被告知今天休息。罗马也似乎在休息,很少的车很少的人,宽阔的马路竟然都是古老的青砖铺就而成,罗马终究是一副帝国的气派,街道、广场、教堂的设计布局都大气起来,罗马城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走在斗兽场边的小路上,一边是近两千年前的古迹,一边是暴露着性感身材的帅哥美女的车马喧嚣。这时心里总会产生不可抑制的恍惚:我这是在哪里?罗马就是这样一座的城市。它像时间与空间交织成的迷宫,让你难以分辨。历史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浸润在生活中,昔日锣鼓喧天的斗兽场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场中央都长满了杂草,叫人好不慨叹。看着那些残破的石壁,痛苦的伸向天空,我能轻易想象出当年盛况空前的景象,人兽间的搏杀残酷而惨烈,但那却是罗马人集体爱好的表演。我是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也许是力量崇拜吧。可再伟大的力量,千年过后,也只化成为废墟。到了罗马,不能回避的是赫本,安妮公主吃着冰淇淋雀跃着走下西班牙台阶、许愿池,这些几乎都成了罗马的代名词,因为是在意大利的最后一天,我们竭力的想多留住些关于这里的记忆,不放过任何一个吃冰淇淋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留影的地方。罗马值得去的景点太多,我们只是与她匆匆擦肩而过,在开往机场的大巴上,我在不停的和罗马告别,这里留下了我的足迹,留下了我在三十二岁的记忆,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在达文西机场,放慢了脚步,流连在机场的免税店,并非还想买什么,只是想能多再多一点体会异国的气息,这一场的旅行,让我更接近了内心的生活,找到了故乡的认同,飞机上,我和一群即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意大利队员同舱,他们高大英俊,光着脚丫在机舱里跑来跑去,欢天喜地的交换着空乘发给大家的小食,全然不似我的同胞,皱着眉头,为了座位的距离而恶狠狠的大声质问后排的女士。摇摇头,我知道我又得回到这样的生活了。
再见,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