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巴厘岛充满向往,不仅是因为其“美丽的天堂岛”的盛誉,更是对印尼这个中国人充满着复杂感情的国家的好奇。2004年12月26日那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令这个美丽的天堂岛面目全非,但是当我在2005年8月踏上这块经历灾难尚不到一年的土地上时,竟然无法寻找到一丝海啸的踪迹。四天的巴厘岛之旅,我用手中的DV记录下了我真正感受到的美丽的天堂岛的可爱,那无数令人陶醉的迷人风光,令人神往的宗教文化,这么一个太悠闲的国度里的民众,以及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的中国人的自豪和遗憾。
一群地道的中国人和一个真正的巴厘岛,我们在轻松中也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多次跳跃进我的DV视野中,充满着我们的整个旅程。
一个太悠闲的国度让我们感到心急
也许是我们平时工作节奏太紧张,自从一踏上印尼的土地,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民众生活得太悠闲和散漫,即使你万分紧急,他依旧不紧不慢。面对这么一个太悠闲的国度里的民众,我们很多时候心里感到非常着急却也没有办法。
刚抵达雅加达机场,我就第一次感觉到印尼人的悠闲和散漫。我们着急办转机手续,可机场值班人员都不紧不慢,一个多小时才把手续办好。等办好手续往登机口走,却怎么找不到登机牌上的登机口,想找一个工作人员问一问,找了十多分钟才找到一位。他看了我们的登机牌两分钟,告诉我们是办理转机手续的工作人员疏忽,把E登机口错打印成了F。这是我猛然想起办理转机手续的工作人员边为我们办手续边听音乐还同时和人说笑,他过得很悠闲舒服,结果却害得我们走了很长一段的冤枉路。
终于到了正确的登机口,我们看登机的时间快到了,急得四处寻找工作人员。也是找了半天,才被告知飞机晚点。看时间还早又无事可干,我们就走过和几位工作人员聊天。当我试着问是否可以和他们合影时,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一个接一个高兴地和我们合影。这时有人过来向他们询问情况,工作人员竟说:“等一等,我们在照相。”这种悠闲让我们既快乐,又有点哭笑不得。
终于快到登机时间了,工作人员们仍在一起说说笑笑,我们着急去问,得到的答复却是“你接着看电视,再等一等”。离起飞时间只有十多分钟了,工作人员才让我们登机,这时候他们又开始催我们“快点,飞机马上起飞了。”
终于到了巴厘岛,我们仍在继续领教当地人的悠闲和散漫。机场出关时,是一位当地人把我们直接领了出去,护照交给了查验的工作人员。我们问为什么,迎接我们的巴厘岛上的一位中年华人女导游琳达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办事效率特别低。我们这20多个人的过关手续等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办不完的。我们每次都是这样,每个护照给他们几美元小费,第二天过来拿就是。不仅机场,这里的警察也是这样,他们一般会躲在一个隐蔽处,看见有外国人驾车就跑过来截住,如果愿意私了给他们些钱就可以走。否则的话,他会慢悠悠地让你为此跑上好几天,很多外国人受不了他们这种作风只好选择私了。”
终于到了我们居住的酒店。快下车时,琳达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住的是五星级酒店,但行李大家还是要自己拿回房间去。因为你如果等着服务生帮你拿,你可能半个小时也等不到自己的行李,这里人的散漫你们肯定受不了。没办法,老天给了他们这么一个美丽的天堂岛,他们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生存下去了。”
随后的几天里,无论是在海滩边和神庙里,还是在购物和就餐的地方,以及观看当地有名的歌舞剧表演时,我们都一次次领教了当地人的悠闲和散漫。在Batubuland的巴龙舞剧场,每天上午由当地旅游部门组织的专门为外国游客上演的《狮与剑舞》,是巴厘岛舞蹈艺术的精髓,完整地展现了巴厘人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但除了那些忙着摄影和照相的之外,大部分观众都心不在焉,不少人还睡着了,难怪就连琳达也称这是“睡觉舞”。
几天之后,我们觉得自己也变得悠闲和散漫了。甚至于弄得到后来碰见一个动作干脆利落的人,我们自己倒觉得有些不适应了。
中国的强大与友善让排华成为过去
谈到印尼,不知你会想到什么?是关于那里对华人的敌意?还是“呜哎,风儿哟吹动你的船帆”那悠长的歌声?总之,印尼是一个容易引起中国人复杂情感的地方。不过,这次我们倒没有遇到什么排华情绪,大家都认为也许是中国的强大和对外的友善改变了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
刚出巴厘岛机场,我们就和琳达聊起了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作为在巴厘岛出生长大的华裔,琳达对此很有感触:“这些年我们过得舒心多了,这里也很少再有排华的事情发生,当地人也开始尊敬华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的强大和友善,华人控制了印尼的经济命脉,中国在海啸灾难时又为印尼捐献了很多钱物……如今印尼的学校也开设了华语课,各旅游景点说中国话的当地人开始多了起来,一些风景区和购物、餐饮等场所也开始有了汉字表示。”
在风景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名胜古迹的标志也有汉字标志,不少商店更是有汉字标识,尽管写的大都不规范,但我们一眼都可以看懂是什么意思。而那些卖东西的当地人,除了“你好”、“请来看一看”等打招呼的用语是用汉语外,其告诉我们价格时也用“三万”、“十一万”等汉语,减少了很多沟通的障碍,也让我们感到很亲切。琳达告诉我们,这在几年前是没有的,主要是这几年中国强大了,来印尼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风景区和大街上的汉字也越来越多了,当地人对中国人也越来越友善。
有一天,我们有五个人一起来到当地的街巷里转悠。当我们在一家小卖铺买了几瓶冰冻汽水喝时,老板竟用汉语问我们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当我们告诉他“北京”时,他们竟说“知道”。就在我们聊天时,一位当地的年轻人看到与我们从北京一起来的导游贺然戴的有联想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时,竟追着我们讨要,被拒绝时他显得很失望。当我们其他人明白过来,同行的联想移动的姜晓瑛批评贺然说:“你怎么不给别人呢?别人要这个帽子表明他知道中国举办奥运会,这是多好的宣传中国的机会啊!帽子送出去,大不了回去我们再送你一顶嘛!”
在我们住的酒店,尽管服务员不太会说汉语,但他们也有人能听懂简单的。而在我们集体去做当地著名的钻石沙按摩时,按摩的小姐竟也能说几句简单的汉语,而其负责人的汉语也说得比较流利,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也让我们颇有几分自得“中国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嘛!”
在著名的蜡染村里一台台老式的纺纱机前,印尼姑娘正在织布和为游客进行蜡染。蜡染村的布商对我们说,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国的佛教建筑技术以及“陶瓷文化”、“丝绸文化”在印尼得到了广泛地传播,给当地带来了中国的丝绸,同时还教会了他们纺织印染。听了这些,我们心中顿生一种自豪感。
也许是中国人对几年前印尼华人被迫害的事件还记忆犹新,当地政府部门也深知我们的忧虑。当他们得知我们很多人是记者时,不仅更加友善,而且都会对此问题详加解释。当我们走进一个警察局时,警察不仅主动走过来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还很高兴和我们挨个合影留念。琳达也告诉我们,巴厘岛和印尼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老百姓绝大部分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是一种很和平的宗教。再加上这里的老百姓绝大部分靠旅游及相关的行业为生,所以和平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原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自然会对中国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