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越南,是在电影里。西贡便是杜拉斯的《情人》,河内则是陈英雄的《三轮车夫》。真正到了越南后,才发现这里就像一部放映机,许我回到属于旧胶片里的那个越南,那个绿色的、安静的、散发着青木瓜味道的越南。
胡志明市 寄张明信片
即便改名为了胡志明市,这个城市的街头仍处处是旧时西贡的影子。人们也更习惯称之为西贡。而歌剧《西贡小姐》和电影《情人》更是让人对西贡的活色生香憧憬不已。
在西贡取景的电影里,都会提到西贡中央邮局,在很多人的行程里,寄一张明信片给自己是必修课。邮局建于19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大厅内部装饰华丽,圆顶极富古典气息,这里到处都是欧美游客,再加上建筑的风格,让人不免产生身在越南、却仿佛亲临欧洲的感觉。庞大的邮局有3层,共几十扇落地窗,正中悬一大钟,周围有繁复的雕花,粉橘的墙和墨绿的窗。内部的挑高和圆弧形穹窿类似教堂,大理石铺地,墙上画有古老的手绘地图,如同中世纪的航海路线图。中间区域兜售各种明信片,设有长条木桌椅,柜台提供胶水、笔墨。当然正前方挂着的是胡志明爷爷,在这座法国人造的建筑里微笑着。虽然保留了邮政功能,但更像是个景点。两旁的房间打通成了旅游纪念品杂货铺,自是琳琅满目、粗糙艳丽。在大厅,你能找到不同产地、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相机。
几乎全世界的文艺爱好者都汇聚在这里,以相似的姿势,写一张明信片。将信投入邮筒的窄口子里,是一个庄重的仪式。用充满感情的手写字取代冷冰冰的E-mail,也许一边写一边还不小心在明信片上滴落了饮料,留下了真实而可爱的印记。大多数时候,美好和快捷是成反比的,经过了千山万水和漫长的等待,这张明信片也因为距离和时间变得厚重。
河内是一个适合怀旧的地方,整座城市充满历史古迹和两三层楼高略带法兰西风味的民居,老城区又称36行街,已有6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