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张家界攻略张家界风俗正文

张家界土家族农耕生产-张家界风土人情

    水旱石碾 

    粮油加工设施。把山泉聚起来,在岩壁坡脚开一沟渠,或架一木枧,泉水沿渠枧冲刺而来;迎水口安装一圆形水鼓,用片片木板隔成一个个水囊,靠水的冲力启动水鼓;水鼓中轴又带动一木齿轮,齿轮的立轴再带动上面的“犁辕弓”,长弓成抛物线拴住石轮在石糟飞转,“咕嘎.....咕嘎.....”像唱一支古老的民歌。水碾,可碾米磨粉、碾菜子、茶子(茶油)。其式样不一,区别在水鼓,立式为“鼓”,座式称“伞”,由水位条件选定。少水山寨则用旱碾,前后两个扁轮子,用畜力拉,咿咿呀呀地唱,从早到晚,为山寨增添一曲谙熟绵长的田园歌。碾成的米面比机械加工的味美。现不通电的山寨仍沿袭石碾加工习俗。

    背篓代担 

    山区运载习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桑植大山区,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人们便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又称丽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个“儿背篓”,作为“祝米酒”的礼行(品)。儿背篓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砍柴、扯猪草则用“柴背篓”,它篾粗肚大,经得住摔打,摘苞谷、小谷则用“扎背篓”,它腰细,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过头顶,像倒立葫芦,背得多。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作成一能置物体的空架,用篾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一“丁”字棒将篓底撑住,叫“打杵”,用来“歇肩”。此物方便适用,至今仍然盛行,故有“篓不离背,杵不离篓”之谚。

    薅草歌 

    张家界境内山多田少,居住在山区的人民,习惯在荒山野岭上开荒栽桐、茶,种包谷。在开垦大片荒山时,亲友和邻舍的人都相约带着挖锄帮工开垦,主人家只招待酒、饭,不付工资,叫做“打白工”。为了减轻人们在劳动中的疲困,提高工效,主人家还请唱歌师傅二人,在工地上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唱薅草歌。清早上工时,歌师傅唱请“土地神”的歌。吃过早饭后上工,歌师傅便唱一些男女情爱的歌;有时见景生情唱一些工地上劳动场面的歌,表扬肯卖力的人。吃过午餐后上工,唱《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唱词多是四字句,句尾的字同韵。歌师一人唱上句,另一人接唱下句。唱完两句后便打一阵锣鼓。到了日近西山快要收工时,歌师傅唱送“土地神”的歌,歌唱完后,在一阵欢乐的锣鼓声中大家扛着锄头各自回家。山区人民锄包谷草,稻田薅草时,都相互打白工,请歌师傅唱薅草歌。这种习俗流传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因歌师傅受到“造反派”不同程度的批判斗争,以后歌师傅相继去世,薅草歌便唱的少了,而打白工的习俗仍然存在。

    糊仓 

    每年插秧时,农民请亲戚朋友帮忙插秧,秧插完后插秧的人便给主人家身上糊稀泥巴,主人家也不生气。传说泥巴糊得越多,秋收时谷子就收得多。此俗称为“糊仓”。

    插秧包 

    主人用鸡、鸭、鱼、肉、蛋款待插秧人,俗称“插秧包。”在盛猪肉碗面上放一块盖面肉,这块肉只有插秧身手艺高的人才能吃,吃了这块肉的人,下田就要插头佾,如果插二佾、三佾的人进度超过插头佾的人,下次吃饭时的盖面肉就要让给超过头佾的人吃。

    开秧门 

    流行于张家界全市各地。农家对插秧十分重视。首次下田扯秧称“开秧门”,要焚香烧纸放鞭炮,表示感谢田神和向人报喜。开秧门时,还唱(开秧门歌),主家以酒食犒劳插秧者。诸人乘兴下田,各显技能。

    守夜 

    流行于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大山区。庄稼成熟时,山中猴子、野猪、猪獾、黄羊(黄鹿),夜晚常成群结队糟蹋,山民们便搭棚看守。入夜,他们烧旺篝火,不时鸣锣、击鼓、放铳、敲梆,惊走野兽,保护庄稼。清代《溪州竹枝词》曰:“溪州之地黄羊多,三十五十藏岩窝;春种秋种都窃食,只怕土人鸣大锣。”此种驱兽方式,至今仍有人采用。

    采茶 

    流行张家界全市各地。据清同治版(桑植县志)记载:“岗茶四季皆产,县属独多,叶颇厚,谷雨前摘取细者,亦名抢旗”。桑植县境西莲乡五京村唐家湾产“三合国茶”,又名“玉京贡茶”,具清香、汁甘、味道鲜美之特点,久负盛名。相传明崇祯十二年(1639)为皇宫贡品。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