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酒吧从KTV包房、歌厅业中脱颖而出,且是酒吧文化中的异类
有人说,长沙人喜欢跟风,又喜欢热闹,所以酒吧业态一出现,就刹不住车。1998年,就在歌厅业风靡长沙之时,一家名为“topone跳舞吧”的酒吧出现在解放西路。那时,这家酒吧并不起眼,风格上大抵与当时深圳的酒吧差不多。
不过,酒吧本来就是一种舶来品,在北京、上海等地,酒吧一般大多开在使馆区或者外国人聚居地。如今国内有名的酒吧区如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衡山路等即是如此。虽然长沙没有多少外国人聚居,但对于酒吧的引进一点不比大都市逊色。
1999年,可可清吧入驻文艺路口。2000年,文艺路口的另一端,长沙“滚石topone跳舞会”让星城时尚一族开始为之痴迷。可以说是它最早将长沙歌厅文化融入酒吧,它改变了清吧不带表演的传统形式,以极为疯狂的演艺为主,一时生意异常火爆。“从来就是天天爆棚。”业内人士如此形容当时的火爆场景。
“跳舞会”的火爆让更多的商业人士看好它的发展前景。精明的商人捕捉到了长沙的气候、人文和精髓,便成燎原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纷纷转向经营,并沿袭了“跳舞会”的模式。
2001年8月,当“金色年华”酒吧在解放西路开业后,将长沙酒吧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而挪威森林、魅力四射、香格里拉等一大批酒吧的随后跟进,不仅让长沙酒吧业从KTV包房、歌厅业中脱颖而出,而且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也开始叫响。
“长沙酒吧是酒吧文化中的异类。在长沙,从酒吧兴起之时始,歌厅文化就一直扮演着‘保姆’的角色。”刘越斌认为,长沙不少酒吧都辟有演艺场地,有些甚至成为酒吧的支柱。“处处歌舞混杂、一片人声喧哗成为湘派酒吧区别于京派、海派等风格流派的典型特色。”
刘越斌说,不同的酒吧应该有其不同的文化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一种强烈的艺术风格。“成熟的酒吧已经作别了那种依靠所谓的‘前卫’、‘叛逆’、‘厌世’来吸引顾客的初级阶段,以一种更为人文的东西在吸引着特定的人群。音乐与酒仅仅作为一种载体,将时代的特征、人文的需求和个人的文化内涵相互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