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没有参观完国家肖像画廊,我和老婆中午一边回味着上午的参观成果,一边翻看着中国中旅的导游手册,用笔圈定一些下午的参观目标。我和老婆大多数爱好都相同,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人以类聚,我和老婆一边在旅游手册上写写画画,一边在已经参观过的艺术品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在国家肖像画廊二楼的各个展室里,陈列历届总统的艺术造像。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到现任总统,在国家肖像画廊中都有反映。这不是报纸上常见的那种“标准像”,而是用素描、油画、雕塑等多种手段创造的艺术形象,着力表现各位总统不同的姿式、神态,性格和他们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各位总统,或静坐办公,或伫立远望,或签署文件,或正在看地图……华盛顿、杰弗逊、瘤麦迪逊、林肯、罗斯福等几位政绩突出或在历史上影响大的总统,在画廊中的表现较为突出。例如罗斯福,有半身铜像,有反映二次大战中“三巨头”会谈的油画,有许多幅画描绘罗斯福的富有特征的“手”,他用铅笔签字的手,持眼镜的手,拿香烟的手,戴钻石戒指的手……由小及大地表现罗斯福总统的个性。
有趣的是,“国家肖像画廊”对当代的和现任的总统的表现最为简略,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每人只有一幅不大的照片。这倒不仅由于真正的艺术家并不喜欢奉承大权在握的权贵,而是因为美国也有“盖棺论定”的习惯,无论是总统还是各界名人,一般要在死了10年以后,画廊才陈列他的肖像。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商业城市。除了为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服务的食品加工等工业外,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业部门。华盛顿的居民主要是政府官员、雇员和学生。她在“人口结构”上有两个出人意料的数字:一是如此大国首都,只有约90万人口,二是在白种人占大多数的美国,其首都居民70%为黑人。但,我们在华盛顿街头参观的时候,并未感到“这里黑人占多数”,可能是因为华盛顿的“流动人口”很多——每天都有大批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旅游者。
在街上我们看到了不少来自中国的游客,恍惚间我还以为回到了国内。听着中国中旅的导游热情的为那些游客解说着,我和老婆对视而笑,手牵着手继续享受着悠闲的浪漫之旅。